家长把零分试卷撕了

家长把零分试卷撕了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11 06:27:26

近日来一则高考中女生怒撕他人答题卡的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

高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这是孩子们人生中第一次可以做选择的机会。多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够金榜题名,撕毁答题卡这无异于毁掉了一个孩子追逐了十年的梦。

此前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如果高考的时候被撕了答题卡怎么办?”

这本来是一个题主的脑洞大开,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今年这样的情景居然真实地发生了。

7月8日,平顶山某高中一名高考女生在临近考试结束时,突然情绪激动地连续撕毁了右边以及后面同学的答题卡。

这样的情况在高考的考场并不多见,监考老师也被弄得有些发懵。不过稍有慌神后监考老师赶紧上前阻止,可是女生的力气很大,女监考老师根本拦不住,最后还得是男监考老师将其控制住随后带出考场。

事后,在被问及撕毁他人考答题卡的原因时,女孩很淡定地表示是因为试卷上的题太难了,自己不会做。显然,这样的行为诱因着实令人有些难以理解。

所幸的是被撕毁答题卡的同学被允许将答案重新眷写在新的答题卡上,女生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成绩。当天该名女生被带出考场后没有参加下午的考试。

随后,当地的招生办发布了对这名女生的处罚决定,因为其行为属于“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的行为,所以“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她的全科成绩被取消。

这样一场发生在高考考场的闹剧引发了全网网友的议论。“自己考不好就撕别人的答题卡,这样的行为简直是损人不利己。”

“自己考不好就看不得别人好,这样的行为真的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做得出来的吗?”

“自己情绪崩溃,却要让他人来买单,这样的人太危险了!”

相比于孩子的成绩,父母们要知道品德上的“零分”更加可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内心的道德感是在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具备道德感的孩子更加懂得约束自身的行为,更加懂得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

当下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时候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而对于孩子自身的品德培养却有所忽视时,孩子未来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妨碍。

1.别把孩子培养成眼里只有自己的“自私鬼”

因为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好,就看不得别人取得好成绩,这样狭隘的内心世界着实令人为教育感到悲哀。

过分注重自我感受而忽视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时,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冷漠和自我令人觉得心寒。

此前有新闻爆出,女生因为同学的成绩比自己高,于是偷偷地篡改了他们的志愿,最终导致四名同学无缘自己倾心的大学,这种看不得别人好的“恶”着实令人觉得丑陋不堪。

2.别把孩子教成没有“人性”的考试机器

其实,在各大考试中,类似于撕答题卡这般的行径偶有发生。

在知乎上在类似的话题下方,有网友表示自己在艺考的时候,有人把油彩假装不注意泼到了前方考生的画作上;编导考试的时候U盘被更换;穿上舞鞋的时候发现鞋子被人用刀划破。

事实上,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这些暗搓搓的小动作也许会为自己减少一个竞争对手,但是不得不说,这并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当孩子们成了没有人性的考试机器时,孩子们会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

3.别把孩子培养成心胸狭隘的“虚荣怪”

当孩子无法拥有宽广的心胸时,孩子的成长格局是非常狭隘的,孩子无法做到欣赏他人身上的长处和优点,无法正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

心胸狭隘让孩子放大了自身的优越性,也让孩子越发地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当自己想不出答案,而旁边人却奋笔疾书时,由此生出来的嫉妒会让孩子失去理智。

不计后果地去“报复”他人,把比自己优秀的人当成“假想敌”这样的心态会牢牢地牵绊住孩子成长的脚步。

父母教育远不止于好成绩,品质培养不可或缺

1.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建立更加中肯的自我认知,让孩子明白个体差异的普遍存在性。父母们要懂得适当地收敛起自己的“高期望”,拒绝对孩子过度捧杀,让孩子对于自身的真正实力有着更为清醒的认知。

当孩子不卑不亢地看待自己时,孩子更加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秀。不被过度的羞耻心以及过高的自尊感所裹挟,孩子更加能够在竞争和比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2.引导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普林斯博士说过:“孩子的道德教育应从摇篮时期开始,因为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不是头脑而是品德。”

能够由衷地钦佩他人,承认自己与之的差距,这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更加宽广的心胸,也需要更加坦然的心态。

所以平时父母们要注意恰当地拿孩子作比较,过度贬低自家孩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排斥欣赏他人的行为表达。

3.注重孩子身上同理心培养

罗杰斯说:共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感人所感,想人所想,显然这理应是孩子身上应该具备的品质。

父母们不要把成人世界的“利己主义”带给孩子,当孩子眼中只有自己时,他们是看不到他人的感受的。

注重孩子身上同理心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孩子自觉地约束自身言行,孩子眼中有他人,这样才更能够不去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把自己的感受凌驾于他人之上的行为理应被父母们及时管教。

小结

当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任性中丑陋的一面时,父母们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对于孩子的管教是否发生了偏离。

父母教育不仅是要督促孩子学习,更加要注重孩子身上品质、素质的培养。

父母的家教也不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更多的时候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大家对于女生撕他人答题卡的行为有哪些教育上的思考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