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顺河 冉云锋 记者 黄仕明 胡进云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酉阳自治县桃花源小学,发现一二年级学生期末测试在室外操场创设的生活情境进行,孩子们每人手拿一张试卷闯关卡依次在游园中完成每一个主题项目,顺利轻松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黄政等市县领导到校调研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爱河介绍,近年来,酉阳县桃花源小学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借力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机遇,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坚持“桃花朵朵开”办学理念,建立“桃花朵朵开”学生综合素质多维评价体系以及过程评价机制,提高学校全面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高质量发展。
特色党建 引领教学高水平发展
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按照“好品牌、好理念、好课程、好队伍、好生态”工作思想,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全力打造“桃花朵朵开”党建品牌,引领学校有序发展。
学校以“1 3 12”德育序列行动、“1 30 N”课程构建行动、“1 5 20”师资培养行动三大行动为载体,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是开展“1 3 12”德育序列行动,“1”是指做靓“文明点亮桃小 礼仪浸润童心”市级德育品牌,“3”是指以“红领巾广播站”为传播途径、以“流动红旗”评比为抓手、以“文明学生和班级”争创为载体,“12”是指开展十二个月德育序列化活动。二是开展“1 30 N”课程构建行动,“1”是指“桃花朵朵开”大课间特色课程,“30”是指课后延时服务中书法、足球、篮球、口才、合唱、美术、武术、器乐、科技、阅读等30项校本课程,“N”是指每班一项班本课程。三是开展“1 5 20”师资培养行动,“1”是指培养至少一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是指培养至少五名市级学科名师,“20”是指培养至少二十名市级骨干教师,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融合,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陈玉钗老师执教重庆市小学数学优质竞赛课
2022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清廉试点”学校。2023年,“重庆日报”专题报道《酉阳桃花源小学:解锁特色育人“密码” 朵朵桃花精彩绽放》,“酉阳报”专版报道了《构建“135”党建工作体系,打造“桃花朵朵开”党建品牌》。
实施“综合性”评价,全面发展盈桃果
从“五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
学校遵循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有关要求,深度整合“桃花朵朵开”的办学理念,推行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制度,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实行“等级 评语”“等级 特长”的评价模式,建构了科学合理的《桃花源小学校“桃花朵朵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思想品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队精神、明礼诚信、自尊自立、乐于助人、孝敬父母。
学业水平:喜欢阅读、规范写字、课堂专心、不懂就问、成绩优良。
社会实践:热爱科学、喜欢劳动、乐于实践。
身心健康:营养饮食、热爱运动、乐观上进、习惯良好、珍爱生命、关注安全。
艺术素养:讲普通话、爱好艺术、艺术特长
《诗话长江》读书节目参加全县展演
以“四种方式”落实评价措施
围绕《桃花源小学校“桃花朵朵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校构建了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在学生自评中促进反思总结,在学生互评中促进相互帮助,在教师评价中体验成功喜悦,在家长评价中提升了家校共育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用“两个工具”作为评价手段
学校主要以两个工具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手段。一是研制了《桃花源小学校“桃花朵朵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固定在教室后墙,每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二是研制了《桃花源小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手册》,对学期的整体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五育并举”
学校以课程为核心,基础课程实施校本化,拓展课程实施多元化,围绕培养目标,逐步构建起适合学生发展的“桃花朵朵开”课程体系。内容包含“培根课程—语数活动、启智课程—科学活动、润心课程—艺术活动、铸魂课程—综合实践”。每一方面的课程都有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组成,每一类课程力图办出特色,学生喜欢,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基础课程(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按照课程方案开足课时,开全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例如,数学学科开设“数学传统文化课程”,让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与历史、数学与游戏、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健康等丰富多彩的数学传统文化进入课程之中,为孩子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兴趣,接受深刻的数学文化熏陶。
坚持“基础 特色”,体育美育润桃心
按照“基础 特色”,做细延时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大力实施美育提升行动,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书法课程。让每位学生掌握2至4项体世技能。结合教师特长和学校实际情况,按照“基础 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整合优化,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安排课后服务课程,设置足球、篮球、巴乌、合唱、舞蹈等特色艺术课程,确保延时服务开展有序,执行有力,实施有效,做到生生有参与,天天有训练,周周有赛事。
书写“桃花源记”,建设书香校园
细化课外阅读方案,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师生同写“桃花源记”读书笔记,实施晨诵、午读等读书活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亲子阅读,师生共读,每班上好阅读“三课”,即读前指导课,读中推进课,读后分享课,着力构建桃花源小学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十佳书香校园”。
聘请书法教师,采取“软硬兼施”,落实一至二年级硬笔书法课堂教学,三至六年级硬笔和软笔兼修。教师要夯实课堂写字训练,系统地给学生传授硬笔书法基础知识和技能,积极引领教师参加毛笔、硬笔书法学习培训,尝试创作和参加县级及以上各类书法赛事活动,编印书法校本教材,不断优化书法课堂教学,开展书法比赛活动。学校被评为“重庆市书法实验学校”。
巩固篮球足球,彰显学校特色
继续巩固篮球、足球成果,编印篮球、足球教学校本教材,认真组建训练团队,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力争在各类赛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美丽的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蓝
学生2次获重庆市小学生校园足球总决赛二等奖,12次获县级足球竞赛一等奖,8次获县级篮球竞赛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充分彰显。
桃花源小学实施的评价改革得到各方认可。班主任李艳老师说,学校给我们老师松了绑,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力培养学生各种特长,不再重智育轻德育、不再重分数轻素质。
冉力文家长说,现在孩子回家不做书面家庭作业啦,孩子的负担轻、课外阅读时间更多啦,回家能主动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作为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孩子发展更全面,令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