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
已经进入暑假,几个来自市区小学校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谈论刚刚过去的期末考试,其中,来自离石区东关小学的几个一年级小朋友显得特别自豪,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是学校的无纸化考试。他们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我们的考试就像闯关、玩游戏,太有意思了!”
计算小能手、多角度观察、填数大闯关、规律找一找、应用我来解……在各个“关卡”,小学生们正带着问题卡片向评委口述答案。6月30日,在离石区东关小学六年级4班,一场针对一年级11班学生的学科素养测评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我觉得很好玩,每一关都可以随机抽取题目,然后就开始答题。答题过程中,大哥哥大姐姐还会善意地提醒一下,遇到比较难闯的关卡,心里也会蹦蹦直跳。”柳涵婧闯关不紧不慢,看到她一路过关斩将,在与记者的交流中明显感觉她还是有点紧张。“去年冬天的期末考试,学校就组织了这样的考试,与大哥哥大姐姐在试卷上考试不同,这样的期末测试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乐趣。”
没有试卷,没有“题海”,让学生们玩着乐着就完成了考试。不少家长表示支持这样新颖的期末考核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考试,让孩子实现学以致用,全方面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无独有偶,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运用立体、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乐学、善学,当天,离石区长治路小学也组织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以“快乐‘双减’、智慧通关”为主题的期末趣味测评活动。“为了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学校教导处与一、二年级的老师们精心研究、用心策划。从活动主题的确定,闯关题目的设计,到活动场地的布置,测评道具的准备,为孩子们创设了充满趣味的闯关活动情境,吸引孩子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校校长梁海花介绍说。
去年,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我市明确,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离石区东关小学校长闫晋韦说,从去年冬天的期末考试,到今年春季的期末考试,学校以这样的方式考查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直肯定,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好“双减”政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闯关”环节,将语文学科的认读与背诵、积累与运用、阅读与表达,数学学科的口算与回答、动手操作等融入闯关游戏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离石区东关小学各个考场记者发现,学生们五人一组有序地在“关卡”前排队抽取答题号。“请说说出系红领巾的口诀,并快速系好红领巾”“请你通过视觉、嗅觉,分辨出哪杯液体是水,哪杯是牛奶,哪杯是白醋?”“看看这些图行,并归类”…… “闯关”的内容,每一个环节不仅新奇有趣,更将语文、数学、道德法治、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其中。最后,评委们和监考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分别给五颗星、四颗星、三颗星、二颗星、一颗星。
离石区东关小学的评委们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一个班级配备一名监考老师,主要解决孩子们在闯关中遇到的突发问题和疑难事情。
离石区长治路小学的语文闯关环节,结合了语文学科评价标准及学生年龄特点,设置六大关卡,题型多样,趣味十足,综合考量了孩子们的倾听能力、观察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的朗诵铿锵有力、情感丰富,口语交际想象力丰富多彩,故事有滋有味,他们一个个化身成小小演说家,在现场精彩演绎。
活动现场,老师们或耐心倾听,或轻声细语引导,或微笑示意,引领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数学闯关环节则以基础性、全面性、活动性、融合性为原则,借助学生已形成的观察、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展开评价,考察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学生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孩子们在闯关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活力,主动探索数学的魔力,口算速度快,准确率高,表现优异。
在闯关活动中,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看着一颗颗来之不易的小星星,孩子们喜上眉梢。
孩子们不忙了,老师们也轻松了下来。老师们的轻松主要体现在不用再拿起红笔评试卷,更不用算分数、统计分数。
“满分是59颗星,我得了58颗星。”一年级10班的一位小朋友刚闯完关就知道了自己成绩,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特点,不能一时落后就让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学校不公布排名,对于孩子们来说感觉就是做了一次游戏,这样我们教师既能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减轻家长和孩子的压力,同时又能针对‘双减’政策,思考、探索出适合孩子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年级11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樊军梅深有感触地说。
“减负不仅仅是为孩子减,也得为老师减一下,这样的考试不仅让孩子们从试卷中解脱了出来,关键的还有教师,教室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闯关题的设置上。”该班数学教师徐翠平提起这样的考试改革深有感触地说。
本文来自【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