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学五年级哪个区的试卷最难

深圳小学五年级哪个区的试卷最难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10 07:13:58
深圳数学试卷 “难” 上热搜

最近,深圳小学数学试卷难度出圈引发热议。据了解,在 1 月的期末考试中,深圳南山区的小学数学试卷让不少家长不淡定了,原计划 90 分钟的四年级数学考试,因题目过难延长 20 分钟。这试卷,光看一眼,满篇的成语文言、诗词歌赋,选择题里问 “四万万” 的理解、成语描述事件的概率,还有大段文字像语文阅读理解,不少网友调侃:“这是语文老师出的数学卷吧?” 。

中学数学老师纷纷感慨:“别说小学四年级学生了,我都写不完!” 家长群里更是吵翻了天,大部分家长表示看完题后很崩溃,不知道接下来娃的数学该咋学。三年级家长许女士直言:“这些题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更别说小学生,感觉矫枉过正了,这是考数学,不是考语文。” 甚至有清华大学毕业的网友气愤表示:“不要觉得大语文时代就把成语、古文扯到数学卷子上提升水平,真正的数学应凝练在简洁符号中,而非散在无用文字里。”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题目更生活化、联系实际,虽有难度但能锻炼综合能力,第一次遇到难免不适应,以后就好了。当地教育局回应称,这是顺应课改方向,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后续会继续朝着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推进,相信孩子们慢慢能适应。 面对这份 “出圈” 试卷,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有话说,它也引发我们对小学生学习难度的深入思考。

小学生的学习困境

(一)课业负担重

如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着实不轻。从课程安排来看,语文、数学、英语这 “三大主科” 自不必说,课时多、任务重,课后作业常常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像数学,每天除了课本习题,还有额外的口算练习、应用题专项训练;语文的字词抄写、背诵课文、阅读理解练习,满满当当;英语的单词拼写、课文朗读,一个都不能少。

除此之外,科学、品德与社会等科目也有不少书面作业和实践任务。郑州一位家长就曾在网上反映,自己孩子在东区上小学,作业量太大,放学后 3 个小时都写不完,打听了很多不同学校的学生家长,情况都类似。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开始写作业,除了吃饭,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常常写到晚上十点、十一点,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余时间,孩子们也被各种补习占得满满当当。周末、节假日,穿梭于各个补习班成了常态。有数据显示,接近 60% 的小学生参加过课外补习班,其中近 80% 是非自愿参加。为何会出现这种 “补习热” 呢?一方面,家长们受应试教育影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期望通过补习提高成绩,为小升初、未来升学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看到周围孩子都在补,自己孩子不补就心慌,盲目跟风。比如,有的孩子本身成绩不错,但家长为了让孩子 “更上一层楼”,给孩子报了多个课外辅导班,学习课本之外的拓展知识,孩子一周下来几乎没有放松玩耍的时间,课余生活被极大压缩,学习兴趣也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逐渐消磨。

(二)学习难度提升

与过去相比,现在小学知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显著变化。

就语文而言,过去侧重于字词的读写认,现在则涵盖大量古诗词、文言文,对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求背诵经典古诗词,到了高年级,文言文篇幅增长,字词释义、语法理解难度增大。在阅读理解中,文章类型丰富多样,不仅有记叙文,还有说明文、议论文,需要孩子具备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意图等多种能力,写作也从简单的看图写话,转变为要求立意新颖、结构清晰、语言生动的记叙文、议论文,字数要求也逐步提升。

数学知识同样如此,以前的数学题较为直观、简单,如今越发注重思维拓展与应用。像在一些重点小学的试卷中,出现了融合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型,概率、几何图形的组合运用等,不再是单纯的计算,还要求学生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去解题,考验逻辑推理与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小明家装修房子,要给一个长 5 米、宽 4 米的房间铺地砖,地砖有边长为 20 厘米的正方形和长 30 厘米、宽 20 厘米的长方形两种,若全部铺满,分别需要多少块?哪种更省钱?” 这就需要学生掌握面积计算、单位换算,还要进行成本比较分析。

英语学科也从简单的日常问候、单词拼写,进阶到要求掌握复杂语法、进行长篇阅读与写作。小学中高年级就涉及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多种时态转换,单词量大幅增加,阅读材料从简短对话变为几百字的短文,写作也要求能围绕主题写出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的小短文。而且,现在的小学英语注重口语表达,常设置口语交流场景,让学生灵活运用英语沟通,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全方位的考验。这一系列变化,无疑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大挑战。

家长的态度与做法

(一)焦虑与期望

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们的焦虑感愈发凸显。升学竞争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家长们心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口号,仿佛一道紧箍咒,让家长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从孩子踏入小学的那一刻起,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每次考试成绩公布,都像是一场紧张的审判,成绩稍有波动,家长们便心急如焚。

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坦言:“现在升学竞争这么激烈,看着周围孩子都在拼命学,我就怕孩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将来考不上好初中、好高中,那可怎么办?” 为了能让孩子脱颖而出,家长们对孩子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溢于言表。他们期望孩子门门功课优秀,能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希望孩子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仿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顺遂无忧。在这种期望下,一旦孩子表现不佳,家长们的焦虑便会迅速升级,甚至引发亲子间的紧张关系。

(二)支持与引导

尽管焦虑,但家长们在孩子学习上付出的努力不容小觑。许多家长下班后,放弃自己的休闲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辅导孩子做功课成了每晚的必修课,从讲解数学难题,到纠正语文作文中的错别字,再到陪着孩子练习英语口语,事无巨细。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们精心布置书房,购置各类学习资料。有的家长还会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督促孩子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在培养学习习惯方面,家长们更是煞费苦心。他们从小引导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想要退缩时,家长们耐心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此外,家长们还注重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喜好,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如绘画、书法、舞蹈、编程等,希望孩子能在兴趣中学习,全面发展。

家长们也深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定期参加家长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主动与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听取老师的建议。通过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家校合作,助力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家校合作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或缺。学校与家庭应保持密切且顺畅的沟通,教师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学习动态、心理状况,家长也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实告知老师,双方携手,精准把握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节点,为孩子量身定制最适宜的教育方案。

在家校分工上,需明确各自职责。学校专注于知识传授、品德培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孩子打造坚实的知识殿堂;家长则侧重于习惯养成、性格塑造,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给予孩子温暖与力量。双方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当孩子面临学习难题,家长与老师应共同商讨解决之策,而非互相推诿指责。老师凭借专业知识,剖析孩子知识漏洞,家长利用对孩子的了解,给予个性化关怀与督促,双管齐下,帮助孩子攻克难关。

让我们以爱为纽带,以责任为基石,家校深度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晴空,助力他们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翱翔。相信在学校、家庭与孩子自身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拥有精彩无限的人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