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9 日,深圳南山区的多所小学掀起了一场数学期末考的“波澜”。本应按时结束的四、五、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因试卷难度超乎想象,阅读量极大,导致多个年级不得不延时 20 分钟交卷,这一情况瞬间成为家长们热议的焦点。
考试结束后,校门口等待的家长们炸开了锅。许多家长满心期待迎接孩子,却扑了个空。更有家长按捺不住好奇心,亲自上阵挑战试卷,结果一位家长发帖称,自己竟花了 85 分钟才做完这份小学卷子,而且还没信心拿满分,只敢求个及格。网友们也纷纷吐槽,“在数学里考语文,语文考什么?”“四年级正是考公的年纪”,各种调侃之语不绝于耳。
这其实并非南山区数学题目首次引发关注,早在 2023 -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时,相关题目就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过热议浪潮。而此次,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四年级一位数学老师站出来,从适应未来 AI 发展的角度剖析了缘由。他表示,这套试卷有意弱化那些未来可被 AI 轻松搞定的简单直接计算知识,转而着重关注学生的数据意识、推理意识、应用意识以及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
众多数学老师也深表赞同,直言当下孩子仅会计算远远不够,还得深谙算理,试卷中许多题目都要求学生详述理由,将思维过程清晰呈现。像近似数的由来、乘除法算理等单元知识的起始源头都融入其中,看似难度飙升,实则扎根课本,也是日常教学的重点。
在我看来,南山区此次数学试卷改革恰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给学生、家长乃至教师都带来了不小的“阵痛”。学生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考试压力徒增;家长焦虑万分,担心孩子成绩受影响;教师也需在教学方法上加速调整。但另一方面,这无疑是契合时代潮流的勇敢尝试。AI 飞速发展,简单计算能力迟早会被机器取代,培养孩子深度思考、知识运用与逻辑推理能力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南山区的孩子们率先迎接这种“新常态”,既是挑战,更是成长的珍贵契机。未来,希望教育部门能在改革推进中,更精准地把握难度与进度,充分考量各方反馈,让教育革新之路越走越稳,为国家培育出真正适应未来的栋梁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