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考和期末卷子一样吗

补考和期末卷子一样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08 21:24:44

每到期末,各大高校的贴吧、论坛、qq群对大学老师的吐槽贴就会爆发式增长,挂科的学生们肆意发泄着怨念——




似乎每个五十几分的成绩后面,都站着一个刻板古怪、不通人情的老师。

但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最近有大学老师在自己公众号上分享了一次期末考试后的经历:


考试成绩一公布,这位老师立马接到一个学生的质疑电话,说她感觉自己答得挺好,为什么我没给及格。


老师挺纳闷的,离及格线差几分的都给调上去了,不及格的肯定差得太远,学生自己心里应该有数,老师甚至怀疑自己有题漏判或分数合错了?但按理说不会,因为对每份不及格试卷都有重新审核一遍的习惯。


一查试卷果然没问题,这位学生的成绩是不及格学生中成绩最低的,才三十几分,实在不知道这信心从哪来的。但作为教师,这个服务性行业的一员,又必须耐心解释。于是老师又给学生打过去,一个题一个题地讲评分标准,而她又是怎么答的。结果表明,由于这张卷子实在惨不忍睹,要不是老师评卷时还有意放宽了些标准,不然得分只有二十几分。最后学生只有默默放下了电话。


事后,老师表示很无奈,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水平与相对应分数的判断存在很大偏差。一旦不及格,不认为自己努力不够,而是老师没给及格。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如果你期末考了60分,请记住那不是你的努力,而是老师的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老师凭什么要帮你努力呢?有些学生的理解是:不管自己的卷面有多糟糕,老师都要想方设法从犄角旮旯的地方找点分东拼西凑到及格,否则就是不尽职。小微甚至在论坛里看到有学生说:自己期末考了56分,差几分就及格,老师连平时成绩都懒得多加一点吗?真的太不负责了。


而面对学生的吐槽,西南某普通本科建筑系任教的大白老师已经看得很开了——


她所在的学院有规定,一门课程挂科率超过20%就要写情况说明,所以除了很苛刻的老学究,年青一代的老师们都在千方百计为学生节省补考费用。


期末试卷会尽可能出得简单一些,好让学生能过就过。她在考前不仅划重点,连原题都会选择性地讲几道,并且重复五十遍:“懂了吗同学们?期末可能要考的!”


但从考试结果来看,收效甚微,她眼中的送分题到了他们那儿就是送命题,卷面分才二十几分,平时成绩给满分都不能及格,还有直接在卷子上求我别挂科的,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这样另辟蹊径的“求分”办法也没用,所有卷子改完都要过审,系部审完教务处审,老师也不能强行加分,这是底线。


那就罢了吧,只要无愧于心,随便学生怎么说了。



补考是一场老师的自虐



学生对挂科怨念满满,那老师是怎么看的呢?


先说一次期末考试,任课教师需要付出的工作量:


出AB两套试题,无论什么性质的课程,都要求4种以上题型,难易程度相同,一套用作考试,一套用作补考。然后是评卷,要写出评分标准,把一道题分解成多少采分点,一个采分点多少小分,得分必须按这个标准在试卷上逐一标出,然后合成题头分,最后合成总分。评卷结束,在网上提交成绩后,需要上交的材料有七八种,分别是成绩登记表、平时成绩单、试卷分析报告、评分统计表、试卷、试题、评分标准、考试登记表……要求一年比一年详细,一年比一年复杂。


如果没有不及格还好,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期末考试不过,下学期开学补考。补考试题与期末难易程度相同,很多人期末过不去,补考一样过不去。过不去,临毕业再补一次;再不过,刚毕业再补一次;再不过,毕业后一年回来再补一次……你以为这是最后一次了?不好说,没准因为什么“特殊”情况还允许再补。


每次补考,哪怕只有一个学生,哪怕一直是这一个学生,也一定要新出一套题,4种以上题型,做出评分标准,这就相当于自己答一遍题了,评卷后上交各种材料,其用时用力比答题的学生多得多——这哪里是学生不及格,明明是老师不及格;这哪里是学生补考,明明是老师补考嘛!



那么,“放水”行不行?



“放水”有两种方式,一是命题简单,二是评卷放宽。命题可以简单些,但过于简单没有区分度,学和不学分数差距不大,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不公平。所以我一般按照正常情况下都能及格的标准命题。但也不行,总会有那么多不正常情况,比如恶意补考。


恶意补考是我造的词,意思是有些学生认为期末考试难度大,不想用功,于是就不复习或干脆不参加考试,只等下学期补考。补考不过也没不在乎,下次再补,他们的想法是:我就不信你不让我过。


至于评卷放宽,更是不能无原则放宽。且不说一旦将来教务管理部门查阅卷子发现与评分标准不符,追究教学事故,就是自己心理关都过不去。明明考卷上没写几个字,或写了不少但不着边际,你能硬给分么,总得留点职业尊严吧。



那么,不“放水”行不行?


你不在意一次次补考的辛劳,也不在意学生因怨恨在教学评价表上给你打低分,坚持原则不“放水”,这当然相当“政治正确”。可然后呢?


别看教务管理者平时对各个教学环节事无巨细层层设防,生怕老师不负责任,网开一面,乃至徇私舞弊,可一旦老师真的实事求是,严格要求,一个学院弄出几十个不毕业的学生来,学校能不着急吗?


学生哭,家长闹,关系找,社会舆论炒,对未来招生的顾虑……最后所有的埋怨和压力都会落到任课教师头上。甚至对你的教学能力都可能产生怀疑,不然为什么只有你教的课程这么多不及格?自己灰头土脸,里外不是人也就罢了,问题是最终还是得放,不全放,也得大部分放。


这种情况,如果你是老师,怕不怕学生补考?有老师表示,现在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先在课堂上声色俱厉地警告一下:我希望每个同学都重视起来,争取一次全过,如果发现有人恶意补考,无论考多少次,我都会严格按标准评卷,奉陪到底,绝不姑息!


话是这么说,但老师心里明白,真遇到死活耗到底的,糟心受罪的还是自己。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林中奇谈、中知专家头条,转载自麦可思研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