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表1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表1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一、考点:人口与城市,通过表格形式来呈现人口与城市等级规模,人口空间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本试题比较常规,属于容易题。
二、 考察能力:
1.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文字信息为城市中心,人口密度比较大,中心城区一般是商业区,人口流量大,土地地租最高,建筑密度最大;文字信息中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看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区,都是一线城市,大多数直辖市或省会城市,都是我们国的超级大城市,人口规模大,城市等级相当。
2.读图能力:
通过表格可知,把2010年和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对比,2010年四个人口比重都是正值,而2010~2020年四个城市中上海市和北京市为负值,人口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而观中心城区外人口比重都是正值,而所占比重比较大,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中心人口比重 城市中心外人口比重,所以四个城市人口比比重是增加的。
3.地理学科素养:
通过人口与城市,考察了考生地理学科基本素养,城市观和人口观,对地理实践力方面考察。对综合思维方面,通过材料信息的获取,把人口比重和城市发展关系。合理的人口比重和城市规划方面结合对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体现。从给定的城市,都位于我们东部发达地区,对区域认知进行考察。
三、试题解析
1.A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中心人口比重 城市中心外人口比重,得知四个城市总的人口比重是增加的。通过表格中数据比较,2010年四个城市中心人口比重与2010~2020年城市中心人口比重对比,四个城市中心人口比重有所下降的。所以本题选择A项。
2.D 从给定的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四个城市都是我国发达地区城市,都是人口比重大,城市规模大,城市等级高的城市,其中上海和北京是直辖市,广州为广东省的省会,深圳为广东省副省级城市。给出材料和信息没有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态受自然和人文多重因素的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主导产业是有差异的,北京作为首都,上海我国经济中心等,广东省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历史不同,产业定位不同,B项不题意。北京以政治职能为主,文化职能为主,而上海以经济职能为主,广州为广东省的省会,政治和经济并重,深圳地理位置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所以C项错误。
3.通过城市比重的变化特点,城市发展方向,怎么做到城市可持续发展。合理城市,对城市规划上影响。四个城市人口特征是中心城区人口比重降,而中心城区外人口比重上升,总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显著特征。为了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把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本题选择B项。
四、知识衔接
1.人口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的人口比重上,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2.城市的合理规划
(1)注重人的感受、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人的尺度、生活习惯出发, 设计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而不是单纯追求宏大与气势,或者表现自我。要求规 划师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来创造适合人的城市环境。把握人和城市环境的 情感关系,融情于景;根据人的感觉规律和感应原理,悉心策划宜人的城市景观 和设施。
(2)从社会交往的角度,要求设计具有归属感空间,并尽量满足居民交往的需 要,以利于形成融洽的邻里环境.尊重人的情感要求(私密与表现、共性与个性、 欣喜与哀伤、速度与闲适、健康与残疾、男与女、老与幼),创造和谐美满的城 市环境。
(3)亲和自然,创造开放灵活的空间.尊重自然和利用自然原态,是我国城 市和园林建设中的优良传统,尤其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思想的贯彻,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造同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表达自己独特风格的城市,是历来规划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4)从城市整体来考虑,设计宜人的个性化城市空间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