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呀,我家娃考完数学回来直接崩溃了,哭着问我:‘为什么数学卷子这么长?这是语文附加题吧!’”
文末附试卷!
要说最近家长们的情绪“高涨”,这事儿绝对是导火索。
深圳南山区的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直接把家长们逼到了热搜,大家都在吐槽:“这是小学生该有的难度吗?”
“数学”还是“阅读理解”?咱们先来看看这张试卷有多离谱吧。
家长们一边看试卷一边吐槽:6页A4纸,36道题,每道题平均只有2.5分钟解答时间。
关键是,题目还一个比一个“烧脑”。
有考概率的题,结合成语“半途而废”分析成功率。
还有的题目,明明是数学,却要学生先“读懂一段文字”才能开始解答。
更别提跨学科问题了,简直让孩子和家长们抓狂。
“这卷子是专门考数学的吗?”有家长忍不住抱怨:“这难度,难道老师想培养文学家兼数学家?”
最要命的是,大部分孩子都没做完!
有学校临时延长了20分钟,结果还是很多学生交了“半空卷”。
家长直接炸锅了:“难度设计成这样,谁受得了啊!”
新课标:改革,还是“折磨”?当然了,也有不少教育专家站出来为试卷说话。
他们说,这次的题目设计其实是 新课标改革 的要求哦。
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孩子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不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用逻辑思考解决问题。
听着是不是挺有道理?
可问题是,这种“情境化”的难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真的适合吗?
有专家直言,这样的考试设计,应该“循序渐进”啊!
如果题目太难,超出了孩子的认知水平,真的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一些网友也忍不住吐槽:“老师们是不是忘了自己小时候考试时,那种被难题支配的恐惧感了呀?”
家长的心声:减负还是增压?这次风波背后,其实也折射出了家长们对教育改革的各种担忧。
有家长支持高难度考试:“孩子的潜力是逼出来的嘛,难题可以拉开差距啊!否则大家都考满分,怎么区分优秀的孩子呢?”
可反对的声音更大:“别开玩笑了,天才是少数,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这样的试卷不叫‘培养能力’,叫‘拔苗助长’!别让孩子还没开始喜欢数学,就被考试吓跑了!”
“我们天天说给孩子减负,可这种考试难度,减负了吗?这分明是在增压吧!”有家长忍不住发朋友圈:“别到最后,孩子不仅没学好,反而对学习彻底没兴趣了!”
教育改革的“难题”,怎么破?说到底,这场争议的根源,其实是教育改革的节奏问题。
改革的目标肯定是好的。
谁不希望孩子在考试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呢?
可现实是,孩子的成长有个过程,咱们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呀!
一份好的试卷,不应该让学生心生恐惧,而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
就像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教育改革需要时间,更需要温度。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创新,却忘了孩子们的实际能力,难免事与愿违。
写在最后这次深圳的数学试卷事件,确实让人深思。
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但咱们要记住: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的小生命!
家长的焦虑、孩子的压力,都是我们教育改革中不能忽视的声音。
亲爱的读者们,你怎么看这次“难到热搜”的小学数学试卷?
是支持创新,还是觉得“别整那些虚的”?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