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按2019高考大纲)
(广义鉴赏)
1谋篇布局(结构)
A题目:吸引读者,主要线索,揭示主题;
B开头:设置悬念(埋下伏笔)、设疑、倒叙、自然引入,开门见山,切入角度独特;
D中间:承上启下、呼应上文、为下文作铺垫
C结尾:意外结局、悲剧结局、大团圆结局、留白结局;首尾呼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突出主题;
E整体:结构合理、严谨,主次、详略安排得当;线索清晰、双线平行交错;以小见大、欲扬先抑;
2遣词造句
A修辞手法:炼字叠词,句式长短、整散变化;
B语体角度:书面语、口语,普通用语和专业术语;
C表达顺序:中心词顺序,句式顺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D思维模式:我今天有空,我请你吃饭!你今天有空吗?我请你吃饭。(英语作文,让外国朋友参加摄影比赛,列参赛条件、表示我很高兴你参加……)。以退为进,转折思维。
3语言风格
严谨科学、生动形象、幽默辛辣、平实\华丽、豪放\婉约、明快\含蓄(老舍采用方言、口语化,通俗易懂,亲切自然;鲁迅运用夸张、反语等修辞幽默讽刺;李白量速夸张,想象雄奇,情景变化,思想新颖,豪迈大气)。
4读者角度
引发兴趣,引起思考,留下想象空间,拉近距离,身临其境,增强代入感。
5表达方式(当试题,尤其是诗词鉴赏题题干出现“描写”“感情”……之类的关键词,就要用下列内容来思考)
A描写(诗词、散文、小说)
(景物)描写:正侧、动静、虚实、点染(白描渲染,多层次多角度,如视、听、嗅、味、触觉,通感,如从上而下,由远及近)。环境(自然、社会环境,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揭示主题)。
(人物)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形象”丰满(矛盾,发展,多个方面,群体相与个体)。
B抒情(诗词、散文、小说)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乐景哀情)
C议论(论述文)
结构形式(总分、并列、对比、层进、综合),论证方法(举例、比喻、对比、引用、假设、因果、道理论证),逻辑【大前提(背景)、小前提(具体条件)、顺序(从易到难,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个别到整体,从抽象到具体,从外到内,从轻到重……)、角度(视角)、维度、层面】,客观公正(换位思考,从正反、彼此两个方面入手,不带主观感情和个人情绪),驳论(有破有立,以退为进)
D记叙(小说、散文)
叙事角度及效果:“我”真实可信,“你”亲切互动,“他”自由客观;人称切换总道理,立场转换都客观;“对写法”委婉新颖。
叙事方式:“顺叙”abc条理清晰,“倒叙”cab引人注意引发思考,abAc“插叙”、abcA“补叙”补充说明,ABC/abc“平叙”双线交错揭示主题;
情节安排:曲折(围绕矛盾展开,层层铺垫并且着力表现主题),设置悬念、一波三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E说明(实用类):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作引用、摹状貌、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
《语文的道与术》电子书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