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叫做政治,90年代之后2016年之前这段时间叫做思想品德。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初中老师和很多家长都很熟悉这个称呼。但自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九月份分别开始启用道德与法治之后,思想品德这个称呼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新版教材逐一启用,政治老师和学生既显得好奇和期待,又充满焦虑和压力。学好以前的思想品德曾经让一部分学生伤透了脑筋,要想学好现在满是法律知识的道德与法治更是让人忧心忡忡。90年代,我们读初中时,学政治可以说几乎是死记硬背,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问答题没有材料,只有一句话的提问,问答题的提问和回答内容都是课本上的原句原话,而现在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涉及到心理学、道德品质、法律知识、国情国策和社会责任5大方面的内容。题型包括单选题、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和综合探究题,同大学法律专业的试卷题型是一致的。从其内容和题型方面可以看出,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
据我个人了解,当下各地小学大多不太重视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以致一些学生进入初中七年级之后,不太适应对这们科目的学习。因此,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将会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工作任务:一、如何让学生对这个科目感兴趣 二、如何让学生学习快速入门 三、如何做好课堂互动 四、如何正确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五、如何让学生快速轻松有效地学好这门学科。而要做好这5个方面的工作则主要依靠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包括听课和做题),也好快速的入门。尽量每节课课堂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适当地引导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既不能忽视他们的短板所在,又要能够发掘他们的长处,既要批评和指责,又要鼓励和表扬。做到奖惩有度、爱憎分明。恰当地引导,把握好课堂管控的分寸和时效。对学生课间的教育要做到张弛有度和义正辞严。采取先扬后抑的方法,先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认可和肯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步步为营,最后委婉地指出其问题所在,让其改正,提醒下不为例。现在平等的角度同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困惑,尽量帮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困难,从而达到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自己。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其想法、意图和动机,指出事物发展趋势和后果得严重性,引导其改过自新,帮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学习,很多人的看法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政治的学习时代。一些学生受父母和他人错误思想的影响,认为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道德与法治了,甚至一些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曾在这样的偏见。以致一些学生对于上课该不该听讲采取无所谓的态度,错误的认知导致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以致背记时不仅看不懂知识点,难以理解和记忆,而且做题时看不懂题目,更看不明白不同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和做题方法了。如何让学生快速轻松有效地掌握好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呢?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作出努力,共同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老师须要做到如下几点要求:一、看书。道德与法治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新增的知识。所以,在备课和讲课之前,政治老师必须仔细研读教材内容,做到了解每课大概内容,正确理解教材知识点,把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根据知识点联想相关新闻案例。二、备课和讲课。备课顾名思义是为讲好课作充分准备的,讲课的优劣直接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好坏。一堂成功的示范课离不开备课中的反复修改和完善或讲课中的千锤百炼。政治老师讲授某一课时,所用的教学方法、讲解知识点的案例和过渡衔接的言语可能会在备课的基础上临时发生变化,灵活地修正和提升。但所讲的知识点或观点、教学目标、重难点不会发生改变。老师采用更恰当的方法,选取更恰当、经典、时效、熟记于心的案例来讲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组织更自然流畅和简洁的言语来衔接过渡。三、做题。老师做题,不仅是为了高效地批改作业,还是为了正确高效地讲题(讲练习和试卷)。四、批改作业。从学生作业中统计出错误频率高的单选题、失分较多的材料题的题型和失分较多的知识点。五、讲解做题方法。讲解单选题由因及果和由果溯因的两种做题方法;仔细认真阅读题意和提问,根据题意分析、联系相关所考知识点,理解掌握题意所表达的思想,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跟题意相符或以致的选项。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和综合探究题的做法基本相同,四种题型做法只有微小差别。但都要做到如下几点:1、首先,认真通读材料,正确理解材料大意。2、根据材料大意和材料中的关键字眼,分析挖掘相关联的课本知识点或观点。3、压缩简化或转化提问群要问的问题,分析提炼所要考察的课本知识点或观点。灵活处理作答。简答题要求回答言简意赅、简单明了,一般就是考查教材的某个知识点。辨析题,首先需要判断材料中的某个观点的正误,不论正确与否,然后都要用教材的观点从不同角度逐一说明理由。分析说明题,用教材知识点或者自行组织语言灵活作答。综合探究题,此题型重在理论结合实际,题型比较灵活,做题原则:立足实际生活,联系教材知识点。答题既不能机械化照搬,也不能脱离教材知识点。属于开放性题型。
学生须要做到如下几点要求:一、预习。学生最好提前预习下节课老师所要讲的课程内容。从头到尾认真通读某课程内容,了解该课所要学习的大概内容和知识点,对于不理解的名词术语、观点和知识点做好记号,上课老师讲解时重点关注、重点理解。二、理解和背记知识点。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主动回答问题。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早晚加上背记知识点,背记要有要求和计划,每天至少背记7至8个知识点,做到持之以恒和循序渐进。三、做题。学生做题,不仅是检测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是训练知识的应用和践行能力。四、听评讲练习和试卷。学生听老师讲解易失分的题目,其实就是听老师讲解易失分的知识点,其实就是抓住机会再次听老师讲解自己没有理解透彻的重难点,也是挺老师讲解单选题和不同类型材料题的做题方法。无论是听老师讲知识点还是做题方法,都是为了更好更快轻松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个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成绩提升的策略和初中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养成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