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报广州荔弯区教育局违规收取捐资助学款等六则违反《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其中安徽省铜陵市某中学因让家委会代缴班费用于购买教辅等,学校被教育部通报,责任人被诫勉谈话,类似事件时时可见。
教育部通报的案例都具有导向性,值得关注
教辅要不要买?教辅肯定要买。各位家长,包括教育政策决策者们也都知道,不买教辅的孩子根本应付不了考试试题的深度与广度,所以教辅不是不让买,家长们也不必质疑购买教辅的正确性。那怎么买?好吧,信不过学校与教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来个折衷:禁止乱订、超订“指定目录”之外的教辅。可是指定的教辅在现实中却又不好用,怎么办?可以学河北精英中学的作法,老师自编自印,推行校本作业不是很完美么?嗯,很好!教师不仅要教学,还把教育研究机构的事给做了。教师的能力与精力先不论,仅自印的材料费、人工费就远超教辅的成本。那一线教师也只能也来个折衷:反正钱不是自己出,既然指定目录教辅的不好用,怎么办?那再订一本,结果违规被查!
家长买教辅不如让老师帮买教辅
只有负责任的教师才会叫您孩子买教辅去,不仅要买,还会认真评讲。您看看,这老师真是吃饱撑着,冒着违规风险让买教辅,又费劲心思地评讲。教师出面让订不合适,那要么家长自己去买,自己看好哪本买回家做去,不会的家长自己辅导去,学校的老师只要把教材讲会了,举一反三的事,看您自己家孩子的造化吧!要么就只能委屈家委会再做一次“白手套”。
家委会的委员们承担太多的委屈了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与《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来解决目前教育行业存在的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突出性问题。这两份文件往往是老师违规购买教辅的红线标准。
如果教育行政部门与家长们承认教育教学工作是个技术性职业的话,那就应当技术活归技术人员去做。教辅的征订不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来指定征订目录,而应当把教辅的选择权交给一线教师,让他们自主确定什么时候订、订几本、订哪本教辅。担心教师回扣?很简单,招投标两三家经营企业(新华书店少不了),但国家不是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么?私营文教企业完全也可以啊。
简单一句话,技术的归技术,市场的归市场,是不是也很OK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