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的每题平均得分怎么计算

试卷的每题平均得分怎么计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1-31 19:45:36

孩子读二年级了,下个学期就要学习除法了。寒假里可以先预习一下除法。

那么除法应该怎么预习呢?

一、认识除法的意义

根据除法的定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只有一种.但除法在实际问题中所反映的实际含义有两种:

(1)平均分,顾名思义,即将总量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比例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数量相等。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均等性”,即无论总量大小,分成的每一份都应当保持一致。简单的说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假设有一袋糖果共20颗,需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这里,20颗糖果是总量,4个小朋友代表份数,每个小朋友得到的糖果数为20÷4=5颗。这是一个典型的平均分强调的是每个小朋友得到的糖果数量相同。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比如问12里面有几个4?列式计算就是12÷4=3,12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商。

以下是平均分和包含除的练习,家长可以下载下来打印给孩子做。



二、根据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求商则是乘法运算的逆过程。因此,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是快速掌握除法求商的前提。孩子们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应该通过不断的诵读、背诵和默写,直到能够脱口而出。

以下是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练习,家长可以打印出来给孩子做一做。

三、除法口算训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发现以下的题目:

1÷ 1= ;2÷2=;3÷3=;

4÷4=;5÷ 5= ;6÷6=;

7÷7=;8÷8=;9÷9=;

孩子很容易与减法计算混淆,错把结果写为0。那么怎么办才好呢?

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孩子很快就可以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