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终期末了,各级各地教研室又要忙碌了。命题,出卷,考务,评估,忙得不亦乐乎。
九十年代,国家教委领导曾强烈批评各地教研室是考研室,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近来,头条上多有文章批评教研室或教研员。小编有感而发,写下以下文字。
顾名思义,教研室应是教育教学研究室。现实大谬不然。
我观察分析教研室的主要工作:
一是考试命题。地市级组织中考命题(2024年是全省命题),县市级组织小升初考试命题。再就是期末统考,期中调考……。
二是组织、评估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实验课,示范课,观摩课。
三是教育局安排的或自行组织的各种检查,考核,评比。
四是服从于教育局的中心工作,完成上级教研部门布置的任务。
教研室是教育局直属单位,它可是块香饽饽。一些人进不了教育局,就想方设法挤教研室。
一是教研室在当地中小学地位很高。它握有升学考、统考的命题权。考试成绩这件事,不仅仅取决于学校教学,有时功夫在教外。
二是经济收入不错,远高于学校。财政全额拨款,工资有保障。每年订试卷的钱能让它赚得盆满钵满。这就是教研室热衷于统考的原因之一。订试卷,它不是强迫的,但一定是强制的:谁敢拿考试分数当儿戏。有的教研室还独自或配合上级教研部门发行教辅资料,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三是教研员听课评课。这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至关重要。因为教研室的权利决定了他的权威。这正像青歌会参赛选手不敢得罪评委一样。你想评先,你想晋级,对你的业务能力的评判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研员的意见。
愚意认为,教研室的职责一是教,一是研。教者,要求教研员上讲台。所谓示范课、观摩课主要应由教研员承担,让一线教师实打实观摩教研员的示范,以便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二是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材,它们的知识架构,相互联系以及重点难点。研究因材施教的方法。至于其他命题等事务性的工作虽重要但不主要。卖试卷卖教辅只能是副业了。副业是不能替代主业的。
如果明确了教研室的职责,那么教研员的遴选就至关重要了。他应该来源于教学第一线;应该能对相应学科相应学段的教学打通关;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那些社会上的七大姑八大姨,那些南郭先生,是应该坚决拒之门外的。小编观察,教研室的七大姑八大姨及南郭先生实在不是少数。
教研员不能终身制。每隔三年五年,应交换到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以防业务荒疏。华师大著名的从事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研究的杨先昌教授,生前就常到武汉六中上化学课。
教研员听课评课,一定要放低身段,和一线教师处于同一平面。评课应是研讨式,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而不是点评式,我评你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