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木棉辅导作文押题(发布在当地多个群)评估:考前试题设计20道,第20道形神似全国I卷,都是利用人工智能为出题素材,观点和材料可照搬使用,自评95分,可惜没押对全国二卷即广西用卷(关于嫦娥奔月)。(全国新课标I卷适用地区: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
[试题设计20]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低于800个字的作文。
只需输入简短的文字,就能生成图画、创意、文本;30秒生成未来10天全球气象高精度预报结果……近年来,人工智能(AI)领域蓬勃发展,从“吟诗作画”,到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研发、服务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带来了切实成效,各式各样的人工智能应用进入生产生活、服务千家万户。
但对人工智能深度进入我们的生活,也有人担忧其未来不可控或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的冲击。
对人工智能的出现和未来发展,你有什么思考或建议,请自拟标题,阐述你的观点,写一篇不低于800个字的作文。
[拟题立意](1)善假于物,而又不为物使(用其利,革其弊);(2)做驾驭新质生产力的主人(时代总发展,我们要适应新情况,做新质生产力的引导者和驾驭者,主动转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只有顺应时代,才能在不断演变的时势中有所作为。)
[材料微提示]
科技的便利:现在一个指纹,一个人脸识别或一个语音就可以手机支付或解密通行;不需要一个工人,20秒生产一部手机已经实现;现在已经有以机器人服务为主的餐厅,洗碗、洗菜、切菜、炒菜等平时厨房的所有程式机器人都可以完成,你只需一个付费指令就会得到“一条龙”服务,热腾腾的饭菜就送到你的餐桌上。
AI的隐患:电信诱骗隐蔽化;过于依赖会造成人的能力退化,写作不再用人去思考,电影不再需要导演和演员;一些伦理道德会受到冲击,如死人“复活”视画会让一些人难以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