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龙岩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龙岩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龙岩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02 18:32:58

专题《经典常谈》真题常考法

1.(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经典常谈》是① 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② 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③《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班级开展以介绍“中国古代诗歌”为主题的活动,结合《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篇目,说说你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备选篇目:《〈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

【答案】(1) 朱自清 仓颉 说文解字

(2)示例1:《〈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示例2:《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示例3:《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

2.(2023春·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忌,即应当避免)请你以下面绝句中的一首为例,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朱自清这个观点的理解。(100字左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答案】参考示例:杜牧的绝句《赤壁》,短小又含蓄,体现了朱自清的观点。前两句诗人由一根断戟产生兴趣、联想,以及对历史的思索。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其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除了实指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其中蕴涵着诗人对周瑜的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刘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颇见风致。

3.(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文段一】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毋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zhòu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______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

【文段二】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

(1)【文段一】中空白处应填的字体为。

【文段二】中介绍秦以后书体的演变,下列选项所用书体与书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草书 正书 行书 B.正书 草书 行书

B.C.草书 行书 正书 D.行书 正书 草书

【答案】(1) 小篆 A

①根据《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中“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可知,此处填“小篆”;

②图一: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奔放不羁,流纵横洒脱,一气呵成,由此可见图一为“草书”;

图二:字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横平竖直,风格端庄秀丽,字形美观工整,由此可见图二为“正书”;

图三:结构上收放结合、浓淡相融,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圆转代替方折,介于正书和草书之间,故图三为“行书”;

4.(2023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

(2)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言里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常谈》共十三篇,从内容上看,有的一部书是一门学问,有的一部书是一种生活习俗,有的一部书是一段历史……请以书中的某篇为例,谈谈你读完后获得了什么新文化知识,从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2)示例一:读《<诗经>第四》,在原先所知道《诗经》是我们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基础上,我了解了《诗经》的成书过程;明白了“诗言志”这一说法的来由;了解了《毛传》和赋比兴的相关内容等等。

示例二:读完《说文解字第一》后,我对于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对汉字的“文”和“字”有了深层次理解,我更加珍视汉字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也让我对中华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5.(2023春·重庆南川·八年级统考期末)八年级一班开展了集体阅读《经典常谈》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书活动,活动后又举办了阅读分享会。请你参与阅读分享会,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将情表达清楚就可以,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1)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 》

6.(2023春·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A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B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

(1)选文出自于《经典常谈》,作者是,A处作品是指《 》,B处作品是《 》

【答案】(1) 朱自清 礼记 诗经

7.(2023春·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文昌中学校考期末)请你根据对名著《经典常谈》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常谈》是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的著作,共十三篇。

(2)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具体内容,比如《诗经》《论语》或李白、杜甫的诗等,谈谈当代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有哪些意义?

【答案】(1)朱自清

(2)①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②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③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④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

8.(2023春·广东云浮·八年级统考期末)班级开展《经典常谈》读书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文文找来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

(2)任务二:如果你想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你应该选择的阅读内容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辞赋第十一 D.文第十三

(3)任务三:《诗第十二》一章介绍了许多诗人及其诗歌的特点,小文向同学们展示了制作的读书笔记。请你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使诗人与诗歌特点相符。

诗人

诗歌特点

他从躬耕里领略到自然的恬美和人生道理,是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到诗里的人。

李白

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

杜甫

陆游

他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4)任务四:小庄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发现“唐宋八大家”在作品中都展示个人情怀。小庄想选出其中的一位,结合学过的文言文分析作者的情怀。请你帮助小庄完成这项任务。(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答案】(1)日 月 水 牛

(2)C

(3) 陶渊明 他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

(4)示例一:韩愈的《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最终只能和普通的马一样死在马厩里的遭遇,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意愿。

示例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名为写月景,实为写心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的“闲人”一词包含了赏月的欣喜、被贬的郁闷、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9.(2023春·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经典书籍往往可以开阅人们的视野,洗涤人们的心灵。任选以下一部经典,仿照示例,写一段推荐语。

经典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常谈》《说文解字》《诗经》

示例二:《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着重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从《说文解字》到《诗经》《论语》,从诸子百家到李白、苏轼,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示例三:近2000年前,这里出了一个人叫许慎,他编纂了一部书叫《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统一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成就了今天漯河的“中国汉字文化名城”,也让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化发展过程中焕发出熠熠光华。

示例四:《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它既有现实主义的揭露,又有浪漫主义表现。

10.(2023春·重庆秀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有一个“推荐好书”环节。你所在的小组负责向七年级的同学推荐《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作品,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下面是三位七年级同学的阅读需求,请你为他们推荐《经典常谈》中的相应篇目进行阅读。

《经典常谈》篇目

阅读需求

推荐篇目

A.《说文解字》第一

B.《周易》第二

C.《尚书》第三

D.《诗经》第四

E.“三礼”第五

F.“四书”第七

G.《战国策》第八

H.《史记》《汉书》第九

I.诸子第十

J。辞赋第十一

K.诗第十二

L.文第十三

同学想了解太极八卦的常识

①(填字母)

同学在预习《<庄子>二则》时,想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相关思想

②(填字母)

同学对汉字的前世今生很感兴趣

③(填字母)

(2)在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作品时,有同学认为其主题可以归纳为“困境与突围”。请你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对“困境与突围”这一主题进行诠释。

【答案】(1) B I A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