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思政课《少年有梦》。肖丽摄
12月27日,长沙市芙蓉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第六期公开示范课活动在湖南师大附中芙蓉中学成功举办。此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为主题,以音乐思政课为载体,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动力,探索新时代“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路径、新方法。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三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芙蓉区教育局等机构的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区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音乐思政)实验校”负责人、区中小学德育副校长和大队辅导员、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代表,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区“思政 音乐”种子教师培训班成员、湖南农业大学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代表、湖南师大附中芙蓉中学的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合唱《在灿烂阳光下》。肖丽摄
湖南师大附中芙蓉中学校长邓子峻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以“大思政课”为载体,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动力,让思政课堂焕发新生态。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军山院长在讲话中提到,长沙在推进品质教育的过程中,一直重视并积极践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探索多学科协同育人方式,打造了“有风景的思政课”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形式。
此次活动还展示了多堂音乐思政课。湖南师大附中芙蓉中学的许金瑶老师主讲了以《少年有梦》为主题的音乐思政课,鼓励学生早立志、立长志,不负先辈重托和时代使命,勇担重任,共圆中国梦。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艺华教授带来了一堂题为《让音乐与红色融合——歌声中的韶山红杜鹃》的音乐思政课,强调红色进一步铸就音乐的灵魂、指引音乐的方向、提升音乐的品位、点亮音乐的光芒、增强音乐的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谭吉华教授在专家点评中表示,必须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根据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守正创新办好思政课。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各大院校都进行了很有创新性的实践,如将“三农 思政课 音乐”结合起来。针对本次活动的课例展示,谭教授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艺华教授的音乐思政课“有声有色有滋味,有情有景有温度”,湖南师大附中芙蓉中学许金瑶老师的课是一堂精彩的、有风景的思政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思政水平、知识水平。
思政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育新人。本次活动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音乐思政课为载体,充分发挥思政和音乐的不同优势,探索新时代“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路径,在实践中改革创新。此次活动既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尝试,也是推进大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在探索“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路径的路上,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思政风景,领略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胡佳、黎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