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垃圾收运、处置等全程分类体系中后端和市民的距离,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新时尚”的魅力,垃圾分类就能更“走心”。
5月17日举行的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宣传日活动上,徐汇区启动“首屈一‘纸’,分类‘童’行”活动,借助教育资源,通过“小手牵大手”等方式巩固提升垃圾分类成效。
旧玩具、旧文具、旧衣物、旧书报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旧物,每季度,徐汇区绿化市容部门和回收单位都会前往学校开展分类回收活动,用以旧换新等方式激励认真做好分类的孩子。
徐汇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曹丹俊介绍,目前徐汇区相关部门已对接了47所小学,鼓励孩子们把垃圾分类知识、低碳环保理念从学校带回家中。
曹丹俊表示,徐汇区今年将从多个方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首先是源头减量,尤其控制快递包装、外卖包装等废弃物,力争将全区干垃圾日处理量控制在830吨以内。
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今年徐汇区将完善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布局39个惠民服务点,让市民在“15分钟生活圈”中找到能卖废品的地方。同时,开展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上门回收活动,鼓励居民收集废报纸、饮料瓶等进行回收再利用。
此外,徐汇区还将持续强化志愿服务,健全“1 13 X”区、街镇、村居志愿服务队伍联动机制,鼓励各街镇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在全区范围持续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文明办主任朱锦表示,为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从今年3月起,每月都将举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发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及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活动,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是这项专题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浦东、嘉定、杨浦、虹口、黄浦、长宁、静安等区都将在近期举办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宣传日的分会场活动,帮助市民养成并巩固垃圾分类习惯。
题图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来源:作者:陈玺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