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乐清的“满分烧饼”火了,最先发现这条线索的,来自乐清市融媒体中心。各地的融媒体中心,就像是深入基层的一个个触角,是愿讲、善讲浙江故事的基层原创力量。
即日起,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将联合浙江多地融媒体中心,挖掘更多向上、向善、向美的身边故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汤琴 杨海虹 联合报道
在乐清18年,卖烧饼的陈敬奎没想到,自己不仅被乐清当地媒体报道,还接连登上新华社等央媒。
古人都说“达则兼济天下”,这个读完小学四年级就辍学的中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做的是起早贪黑的小生意,虽称不上“达”,却慷慨拿出烧饼,免费赠送——只要是拿着满分试卷的学生,都能找他兑换两个烧饼。
满分烧饼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小时新闻联合乐清市融媒体中心,为您揭晓。
图片来自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4年两所学校,这是他与孩子们之间的约定
每周二、周四下午5点,来到河滨西路,不出意外,陈敬奎的杭州烧饼已经准时开摊。一辆三轮车,一家三口,风雨无阻。
卖烧饼是小生意,却是陈敬奎一家的营生。
陈敬奎老家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百度百科介绍,这个县常住人口有90多万人,但对于20多岁就来到乐清的陈敬奎来说,对乐清的了解,可能远超过了家乡。
在乐清的18年,陈敬奎在酒店做过服务员,自己经营过饭店,直到2017年,学了做烧饼的手艺,开始摆摊。
说是卖烧饼,其实就是靠着一辆简单的三轮车走街串巷。这辆三轮车,见证了陈敬奎的变化——从一个人,到娶了老婆、有了儿子。如今儿子一岁多,夫妻俩带着他,依旧围着三轮车上的砧板、炭炉忙活。
杨海虹 摄
免费送烧饼,就是从摆摊卖烧饼不久后开始的。
学校放学人流密集,很多小摊贩都知道生意好做,陈敬奎也一样。从2018年开始,下午5点左右,他会准时到乐清市建设路小学(七小)或乐清市丹霞路小学(八小)附近摆摊。
“每到放学的时候,经常会有一大堆孩子围着,有的孩子很想吃,却没有带钱。”看着垂涎欲滴的孩子,陈敬奎萌生了送烧饼的想法。直接送不合适,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告诉孩子,只要考满分,就能来兑换烧饼,一开始是3个,后来兑换的人多了,他也担心孩子吃多了烧饼影响吃晚饭,就改成了两个。
“大人负责赚钱,小孩负责努力。”这是因贫辍学、父母早早离世的陈敬奎,心中理想化的家庭,所以他愿力所能及地鼓励孩子们拼搏努力。2个烧饼钱不多,却真正激励到了孩子。“有同学领到了,会跟其他同学分享,这一次你吃我的满分烧饼,下次你考满分了,我再来吃你的,大家就是这样互相鼓励的。”
从2018年到现在,整整4年,陈敬奎“满分兑换烧饼”的活动仍在继续,这也成为了他和孩子们之间的一种约定。
图片来自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最多一天兑换了17个烧饼,比赚到钱还开心
11月30日下午5点左右,乐清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来到乐清市区河滨西路,找到了陈敬奎的烧饼摊。这里离乐清市丹霞路小学不远,很多孩子熟门熟路地拿着满分试卷找过来。这一天,记者碰到了一名五年级的小女生,拿了3张满分试卷来领烧饼;没过多久,三年级学生谢韦浩拿着2张满分试卷过来,他说自己之前已经领过好几次,身边好多同学也来领过;十几分钟后,五年级学生金梓睿也拿着2张打着“100 10”分的试卷,开心地递给陈敬奎……
杨海虹 摄
这只是普通的一天,最多的一天,陈敬奎的烧饼摊兑换走了17份“满分烧饼”。“一开始只凭试卷就行,后来发现有的孩子很聪明,同一份试卷换不同的人来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老婆就想出在领过烧饼的满分试卷上盖一颗‘杭州烧饼’的章,算是做个印记。”来领烧饼的同学中,陈敬奎也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有个女孩这两个月里来了两次,每次都有3个一百分,还有几个是经常来领的。虽然我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这些孩子真的各个都很优秀。”
杨海虹 摄
人家考满分,跟一个烧饼摊有啥关系?陈敬奎却不这么想。
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书读的他,很羡慕如今这些背着书包的幸福孩子,也欣赏靠自己努力取得满分的学生。“现在的教育真的太好了,孩子们通过学习,肯定能明白,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的道理,不仅是满分的回报,还有烧饼的回报。”
杨海虹 摄
说起来,街头小生意并不好做,尤其是天气恶劣的日子,只能在四面透风的棚子下干活。“我老婆大着肚子的时候要帮忙,现在孩子一岁多了,也天天跟着我们在摊位上。家里没人带,没办法。”赚钱是辛苦的,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千把块钱,不好的日子一天卖不出多少个。白白给出去烧饼,却让陈敬奎高兴,烧饼能被孩子们喜欢,能跟他们一起分享满分的喜悦,他甚至比卖出烧饼赚到钱还开心。
图片来自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在乐清买了房,“一百分烧饼”还将继续兑换
满分试卷兑换烧饼,陈敬奎的初衷很简单,没想那么多,更没想到会被媒体报道。“很多家长非常热心,照顾我们的生意,一次性订走好多个,还有看到报道的也特地过来买。”一直相信努力就能得到回报的陈敬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去年,他在乐清买了一套房子,就在丹霞路小学附近,算是学区房。他还特地发了一个朋友圈:乐清终于也有我的房子了,再也不用租别人家房子啦!
“买房子主要是为儿子读书考虑,浙江教学质量高,我们打算在这边定居,以后儿子就在这里读书,能享受这里的教育。”这套房子还附带了一个门面,陈敬奎就想着装修起来,方便孩子们来兑换烧饼,“这几天在搞广告牌,我想取名‘一百分烧饼’。”
门面也解决了陈敬奎骑着三轮车卖烧饼的问题。虽然只有18平米,但好歹有了固定位置,不用再风吹日晒。
按照以往,每周一、三下午,陈敬奎会去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每周二、四下午会到乐清市丹霞路小学。虽然有了店面,但建设路小学的学生过来就不太方便,需要找到店里来兑换烧饼吗?钱江晚报·小时记者的疑问,陈敬奎回答得很肯定:“只要我卖一天烧饼,兑换活动还会继续,我还是会骑着三轮车过去的,路上碰到了,也可以拿着试卷来换。”
杨海虹 摄
陈敬奎担心,自己要是不去,孩子们会失落。“争取一个星期还是去两趟。”
更让陈敬奎高兴的是,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老婆的支持。兑换烧饼时,夫妻俩经常对着一张张满分试卷笑着感叹:“这个小孩好厉害哦!”就像是少年时无法继续求学的遗憾,在下一代身上已经得到了弥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