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人大常委会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现场。
“考试完毕,得了100分。”拟任命人员窦祖超高兴地说,“题目难易适中,系统操作便捷,点赞!”3月7日下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拟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考试不再使用纸质试卷,而是采用电子试卷,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采用机考方式对拟任命人员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对不同的拟任命人员出不同的试卷,提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工作人员说,为提高题目质量,充分发挥以考促学、以考促行作用,2023年12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题库建设工作,从各工委室抽调20余人,邀请了市政府办、市司法局等单位业务骨干,集中研究了法律法规90余部,建立了大类题库5个、分类题库25个,累积出题5000道。每套题库都由公共部分法律和专业法律法规组成。公共部分法律包括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通过对公共部分法律的考察,引导拟任命人员尊崇宪法、敬畏法律,增强人大意识、站稳人民立场。专业法律法规的设置由市政府及各部门、市监委、市法院、市检察院与联系工委共同研究确定,比如本次拟任命的市法院审判员还考了法院组织法、法官法和民事诉讼法等。专业领域法律法规的考察,侧重于检验拟任命人员的专业法律素养,督促其打牢依法履职之基。
“信息化系统现场阅卷,出分快、效率高。”拟任命人员崔世敏点击完屏幕上的“交卷”后说。为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任前考试流程,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统筹各方力量,耗时6个月,完成任前法律知识系统建设。该系统有三大优势。一是方便快捷。出题效率高,一键点击、即时出卷。操作便捷性强,功能完善,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年龄段拟任命人员操作需求。二是节约高效。方便组织,阅卷快速,现场出分,能够实时掌握考试情况,提高了考试的公正性,降低了阅卷成本。无纸化运行,节省了文印费用。三是反馈客观,针对拟任命人员的易得分点和易错题,可以研究分析出其掌握法律法规情况,以此为依据,既可以优化调整题目设置,也可以提醒拟任命人员补齐遗漏知识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同步开发了网页端和移动小程序,以满足不同人员的端口使用偏好。任前法律知识系统还面向公众开放,关注六安人大微信公众号后,在下方导航栏即可登录,为公众学习法律法规提供了新渠道,拓展了普法新途径,助力了宪法法律宣传工作。
《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成绩不合格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事选举任免的工作机构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安排补考一次,补考成绩仍不合格的,经主任会议研究同意,暂不予提请本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任命。”为确保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严肃、高效、有序,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主任会议通过了该办法,并于2024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因规定了“补考不合格不予提请本次任命”,被外界称为“最严”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办法还对考试人员范围、考试内容、题库更新、考试方式、考试程序、考试结果运用等进行了明确详细规定,以制度形式推进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
“我们将严格执行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人事任免工作的有关要求,落实好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实施办法,进一步增强拟任命人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选工委主任王永峰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任前考试和任后监督工作,为奋力走出新时代六安高质量发展新路提供组织保证贡献人大力量。(刘 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