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市民就医
从多家医院了解到
12月6日起,各医院的最新就诊要求
供市民参考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尊敬的市民朋友: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区医院调整就诊须知。相关事项如下:
普通门、急诊就诊:凭健康码绿码通行
1、预约患者请按照预约时间段提前半小时候诊。
2、无智能手机或70岁以上老年患者,请携带本人身份证,由工作人员协助通过闸机。
3、就诊患者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发热门诊就诊
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
健康码异常;
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或其他流行病学史。
请主动告知医务人员,并到发热门诊就诊。
住院患者及陪护
健康码为绿码;
无新冠肺炎常见症状及流行病学史。
入院时,需提供24小时内新冠核酸阴性证明。
省外来蓉重点地区流动人员
遵照当日健康成都官微和四川疾控健康提示执行。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2022年12月6日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亲爱的市民朋友: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措施,区妇幼保健院调整就诊须知,就诊需注意以下事项:
普通门、急诊就诊:凭健康码绿码通行
1、门、急诊患者凭健康码绿码即可通行,无需查验核酸证明。
2、无智能手机或70岁以上老年患者,请携带本人身份证,由工作人员协助通过闸机。
3、就诊患者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住院患者及陪护
1、患者入院时需提供24小时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3岁以下婴幼儿可免于核酸查验,仅查验陪诊人员核酸报告。)
2、危急重症患者,无需核酸报告即可办理住院。
3、住院患者谢绝一切现场探视,实行“一患者一陪护”规定。
发热门诊就诊
1、因疫情管控及流行病学史异常或有发热(≥37.3℃)、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请到发热门诊就诊。
2、所有发热门诊患者必须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凭就诊当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离开。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2022年12月7日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尊敬的患者、家属、来访者:
为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现将我院就诊有关须知公告如下:
一、自2022年12月6日起,所有来院人员无需提供核酸证明,凭健康码“绿码”可在急诊、普通门诊就诊。
二、“高风险区”或其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的患者,请到发热门诊就诊。
三、健康码为黄码的患者请到我院B区黄码筛查点(金鹏路264号)筛查,健康码转为绿码后,按绿码患者相关要求执行。
四、急危重症患者,进入急诊科就诊,24小时急诊急救电话:028-83975500。
五、 进入医院,请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并主动配合查验健康码、配合预检分诊工作。
六、就诊时请遵守”一医一患一诊室”,候诊、排队时保持一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七、住院患者及陪护请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办理入院。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
为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大家的就医安全,即日起来院诊疗请注意以下事项:
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
1、凭健康码绿码通行。
2、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建议N95口罩),尽量避免触摸医院物体表面。
3、候诊和排队时请间隔1米间距,入座请间隔入坐。
4、就诊请遵守“一医一患一诊室”,进出诊区或诊室请落实手消毒或洗手,请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涉及需要摘下口罩的科室、检查及治疗(科室:口腔科、耳鼻喉科;治疗及检查:纤支镜、胃肠镜、喉镜、肺功能等)。
1、需提供24小时阴性报告。(以报告时间出具为准,四川省内任意机构检测均可)
2、就诊时严格“一医一患一诊室”,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
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
1、需提供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办理入院及陪护手续。(以报告时间出具为准,四川省内任意机构检测均可)
2、住院病区严格实行24小时出入管控,患者及陪护除外出检查外,不能离开病区。其余无关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病区。
3、非必要不陪护,因病情需要确需陪护者严格实施“一患一陪”,中途不得更换陪护人员。陪护人员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有效身份证 健康码绿码 行程码绿码”实名登记办理陪护证,陪护期间不得离开病区,如中途离开需重新进行核酸检测,取得阴性报告后方能进入病区。
4、患者及陪护人员在院内期间须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不互窜病房,不聚集、不扎堆,主动配合每日健康监测,不得瞒报、谎报健康状况。
“高风险区”的患者、健康码红码患者、健康码黄码患者、发热患者
1、您出现以下情况,需到发热门诊就诊:有发热(≥37.3℃)、干咳、乏力、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10大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和或有新冠流行病学史。
2、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需查验您的健康码、行程卡,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和风险城市旅居史调查,请您和您的陪伴做好防护、手卫生,正确佩戴N95口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来自“高风险区”(离开风险区域为1-7天)的患者,健康码为红码的患者,有新冠肺炎常见症状者或其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90天内有我国港台地区或境外国家出行史或居住史的患者,医院会根据相关要求,分流至发热门诊就诊。有上述旅居史的家属,非必要请不来院。
2、健康码为黄码的患者至急诊黄码帐篷筛查,健康码转为绿码后,按绿码患者相关要求执行。
3、健康码为绿码,无新冠肺炎常见症状或其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
(1)省外低风险地区患者,需持连续3天3次核酸阴性结果,且其中至少有一次为四川省内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方可就诊;
(2)省内低风险地区、省内外非风险地区患者,需持四川省内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就诊;
(3)若接受需要取下口罩的操作(纤支镜、胃肠镜、喉镜、鼻内镜、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肺功能、部分皮肤科治疗及面瘫治疗等无法佩戴口罩的各类检查与治疗),根据来自地区需符合以下条件:
a.来自“非风险区”、成都市“低风险区”的患者:需持四川省内24小时核酸阴性结果。
b. 来自成都市外“低风险区”的患者:需连续3天3次核酸检测阴性,且其中至少有一次为四川省内24小时核酸阴性结果。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1、患者及陪护请规范佩戴口罩(尽量全程N95),凭健康码绿码进入医院,同时出示健康码,扫码、测体温通过闸机。
2、3天内有发热的儿童患者(体温≥37.3℃),若能提供我院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及配套发热门诊病历,可在普通门诊就诊,否则,仍需至发热门诊就诊。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1、来院就诊患者及陪护需配合医务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健康码查验等工作。需摘除口罩接受诊疗的患者及陪护需提供川内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省外患者,严格落实“入川即检”,实施3天3次核酸检测(每次间隔24小时及以上),且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就诊。
2、天府健康码异常(红码、黄码)、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发热、干咳、乏力等)的患者请暂缓来院。危急重症患者请直接到急诊科就诊。
四川省人民医院
普通门诊准备健康码绿码即可,需要摘除口罩和特殊检查的科室/部门需要核酸检测报告,具体要求因科室而定。
四川省肿瘤医院
1、进入院区需准备健康码(绿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成都市内检测结果)、无风险地区旅居史,扫场所码。
2、新办理入院患者需提供最近连续三天核酸阴性证明,且最近一次为24小时内成都市内检测结果。
四川省骨科医院
1、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并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有发热、感冒、流涕等新冠肺炎症状的患者请到发热门诊排查。
2、入院患者凭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入院当日我院急诊科核酸快检阴性报告办理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及陪护继续做好核酸“每日一检”等工作。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1、普通门诊不需要核酸检测报告即可就诊,凭健康码绿码进入。
2、接受诊疗时需摘除口罩的科室(如口腔诊疗、消化内镜、支气管镜等)需持就诊前24小时内(以报告出具时间为准)的核酸阴性证明。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通门诊、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进入。进入医院应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来院普通门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通行,就诊时应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来院普通门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通行,患者就诊时应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到口腔、内镜就诊需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所有来院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配合门诊预检分诊工作。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来院普通门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通行,就诊时应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到普通门诊患者凭健康码绿码进入。到门诊血透、口腔科、内镜中心等接受诊疗时需摘除口罩的科室/部门就诊,需持24小时(含)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以报告出具时间为准)。
三六三医院
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接受口腔诊疗、支气管镜、上消化道内镜等诊疗的患者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办理住院。急危重症患者无核酸结果可正常就诊、救治。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
来院就诊患者及陪护,凭健康码绿码通行。诊疗时需摘除口罩的患者,需做好核酸抗原检测或提供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川北医学院附属成都新华医院
普通门诊、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结果拒诊或延误救治,可在进行紧急救治同时进行新冠抗原及核酸采样检测。
★来源:综合新都区人民医院、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新都区中医院、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成都发布
“新都服务”新媒体账号
★主管:成都市新都区行政审批局
★主办:新都区行政审批局服务促进科
★编辑: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