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高考试卷全国一样吗(1986年全国高考是统一试卷吗)

80年代高考试卷全国一样吗(1986年全国高考是统一试卷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30 12:09:1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12年的寒窗苦读,是到了发挥自己能力,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放飞梦想,畅想未来的时候了。

我原来工作的单位离我们当地一中距离很近,每当高考季节,看着一辆辆载满高中学子的车子驶入考场的时候,我就会感慨万千,有时甚至会热泪盈眶,不禁会想起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种种往事来。

在我的心里永远会有一个高考情结挥之不去,虽然距离我参加高考已经过了39年,就是距离我儿子参加高考也已经过了14年了。

一转眼,半生已经过去了,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呀!

我是1982年上的高中,1985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

可是在我们那个年代,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高考的,是要事先进行预选,预选过后顺利通过的人才有资格参加高考的。

80年代中国正处于高考制度不断完善的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但是,当时的教育资源有限,高考报名人数众多,为了减轻高考的压力,提高选拔效率,于是,高考预选制度应运而生。

高考预选一般都是在高考前一个月到两个月之前进行的。

高考预选制度有的省份是从1980年开始,有的省份是从1981年开始,到1989年全面取消。

1980年开始,考生多的省、市、自治区在统考前实行预选,按招生计划数的三至五倍,选出学生参加全国高考统考。首批确定几个省进行预选试点, 1981年正式推开。

经过了12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希望能够顺利通过预选,跨过高考的第一步。

据悉,预考由各省自主组织和命题,考生必须达到各省划定的分数线,才能取得高考报名资格。每年5月,想参加当年高考的考生,必须先报名参加预选考试。未达到预考分数线的考生就提前出局,无缘高考。

每年5月,各省的高三学生必须先报名参加预选考试。未达到预考分数线的考生就提前出局,无缘高考。

那几年的考生,大部分居然连高考考场都没有进过,高考试题都没有见过。

这在现在是无法想象的。

可见当初的高考预选也有不公平之处。

想当年,我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走过来的。

我们学校一个级部共有八个班,四个重点班,四个普通班。其中理科班三个重点班三个普通班,文科班一个重点班一个普通班。

我就是文科班重点班中的一员。

我们班共有50名学生,预选过后,有人欢乐有人忧。

我亲爱的老公,那时候是我的同班同学,就是忧的一员。

预选过后,他对我说,他肯定不能过,就要回家了。

我们那时候并没有建立恋爱关系,只不过已心生爱的萌芽。

即便如此,还是对他十分不舍。

我问他那你会重新复读来年再考吗?

他说不会的,他要出去找工作。

可是最终他还是过了,而且高考时他的高考成绩只比我低4分。

这对于我一个整日埋头苦学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的,因为他几乎就没正八经学习过。

我们班一共50个人,预选过后有五人落选,其他人都顺利通过。

而且高考时,这45个参加高考的人,其中有14人是复读生,最后33人被录取,只有12人未被录取。这12人后来历经多次复读,大部分同学都考上了大中专院校。

我们班的录取率虽然很高,但是本科只有12人,专科13人,中专8人,考的最好的同学去了北京大学。

而文科班普通班只有十几个人通过了预选考试,这些人中只有不到十个人考取了大中专院校。

1985年高考参加人数是176万,录取人数是62万,录取率35%。

单从这个数字看来,当年的高考录取率是很高的。

可是‬那年高三毕业生是远远高于高考参加人数的,有许多人在高考预选时就被刷下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参加高考的机会。

现在想来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距离80年代的高考已经过了近四十年了。

可是每当高考临近,我就会情不自禁想起自己当年的高考。

现在的孩子多么幸福,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高考,可以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的孩子多么幸福,高考过后,所有的人都有学可上,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我是夏日妍妍,祝所有莘莘学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