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考的压力和紧张程度,河南考生每年超过百万的参考人数,总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不少同学都说河南的考生真的是太难了,一个高考的难度,能抹杀掉那么多名胜古迹带来的快乐。
江苏的高考压力也很大,常言说,各大名校的本科都喜欢江苏的学生。江苏出来的学生质量好,自己是自己出题,也严格把控,每一名出来的考生都很优质。
那河南撞上江苏,会有什么效果呢?到底是哪里的学生更卷一点呢?我们就来看看,两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高考地,对比之下有什么不同。
河南和江苏的卷之:河南河南是人口大省,学生众多。在义务教育阶段其实部分学生的学习环境还是不错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辛苦。这一部分家长是心里清楚,以河南的考高环境,很可能不能顺利地考上大学。
也因为经济的原因,家里的学生普遍比较多。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不是很好的学生,家长也就不逼着学习了,能够更好地接受学生平庸。出去打工,或者学门手艺,都是可以的。
造成这样想法的原因也很简单,河南的教育资源是倾斜的,并且很不公平。整个河南省,一百多万的考生,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985更是一个都没有,民办学校也少得很。
在河南高分读双非是很正常的事情,本省教育资源不够,外省分数没有足够的优势也很难。河南考生的压力,通常来自于高中,这三年的辛苦,是为了能够读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因此河南的考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只要给了家长未来不会很好的信号,基本也就不会强迫的更多了。家长也看得开,但如果对于未来的期待很高,那就卷起来了。
河南和江苏的卷之:江苏江苏的卷,相对于河南来说,要更严重一些。河南卷的基本就是学生,江苏的是家长也跟着一起卷。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就开始操心学生的未来发展,经济条件普通都不错,培训班,补习班就没有停歇。
我国中考实行的是对半分流的政策,但很多地区会有一定的放宽政策。江苏却是少有的严格执行对半分流政策的地区,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江苏的学生和家长都会很辛苦。
江苏的学生上了高中之后,家长才能松口气。开始了学生自己卷的过程,为什么说江苏的一本上线率能在30%左右,是因为中考的时候,已经严格地筛选过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学苗好了,成绩自己就上来了很多。江苏的家长很少会放弃学生的学业,是想办法都要读书的。这个和江苏的教育资源,以及本土的经济实力有关系。
江苏普遍比较富裕,能够在学生身上投入的资金比较多。江苏的名校也很多,985,211和双一流,各种民办学校,足以容纳本土的学生。因此江苏的高考卷的是学生和家长,希望就在眼前,不倦不行。
卷起来的地区,高考难度会增加吗?高考的难度理论上来说,和卷不卷的关系不大。出卷老师不会因为当地学生成绩普遍比较好,就故意提高题目的难度,并且全国卷,也达不到这个标准。
但因为是省内录取,比较卷的地区,学生成绩普遍比较高。那高考的难度也就跟着高了起来,这也就是有学者说,一个人补课,提升的是成绩,一群人补课,提高的只能是录取分数。
道理应该都懂得,可能做到的家长太少了。比如全班有40名学生,只有2名学生在补课,只要这个风声出去,不出半个月,全班基本会有超过30名学生在补课了。
谁都知道整体卷起来意义不大,但是没有家长愿意让自己家学生,成为带头躺平的那一个。毕竟高考的时候看的是分数,不是看的学习效率,也不是看你是不是整体的分数转化。
所以这种越卷越学,越学越卷的事情,成了一个死循环。想要改变这个观念,是个漫长的过程。有家长说大学普及,高考不看分数就好了。其实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要相信人和人之间,一定是有分层的。
不在学习成绩上分层,就在其他地方分。就算全部学生都去上清华大学了,不考虑学校能不能容纳地下的问题。就说这种情况下,每年毕业1千多万的清华学生,那清华大学的名头,还值钱吗?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