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是自由的,数据是神圣的。这是"升学三人组"的第205篇原创文章,有观点,有数据。
前些年,我邻居家女儿,高中的时候把户口搞到上海,最后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那个时候上财的分数是非常高的,几乎是顶配的211了。不过最近几年上财遭遇滑铁卢,分数线一路下滑,从三年前理科最低4500的位次掉落到去年的8800了。
不过我今天不是来聊上财的,而是对比一下江苏和上海的高考录取难度。当然,大家都知道上海容易,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想落户上海。但是究竟比江苏要容易多少,今天来量化一下。
下表统计了上海的双一流以上高校,在江苏和上海的最低录取位次和排位比例。
首先说明一下,因为上海2023年实行的还是3 3不分文理的模式,而江苏是分文理的。所以,上表统计的高校位次和位次比例,上海按照全体考生计算,江苏是按照理科计算。这种统计方式并不会造成数量级的误差,即使把江苏的文理加权平均一下,统计的结果也相差无几。
此外,2023年江苏的高考生是44.5万(理科生27.3万,文科生17.2万),上海的高考生总计5.4万(选物理的考生大约是2万人)。
拿复旦来举例。高考前2393名可以上复旦,排位比例是前4.4%。而在江苏,27.3万的理科生,前624名才能上复旦,排位比例是前0.23%。录取难度,即两者的排位比例相除,江苏是上海的19.4倍。换句话说,1000名高考生中,在上海44人能录取复旦,在江苏只有2.3人能考上。
其实,难度还不止20倍,因为这还仅仅统计的裸考。2023年,复旦在上海通过综评招510人(不含医学院),而复旦在江苏没有综评。510人是什么概念呢?复旦通过高考在江苏招生的总人数也就100人。
总体来看,头部985高校的录取难度是相差最大的,211、双一流逐渐拉近,不过最少也相差1.6倍。交大10.4倍,同济6.4倍,华师大4.2倍。双一流中,上海海关学院在江苏是提前批,需要排在全江苏的前3%,而在上海的排位是前30%,录取难度相差了10倍。
录取难度相差最小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只有1.6倍,这反映了外语类大学近些年的颓势。此外,上海师范大学是1.8倍,说明师范也不如以前吃香了。上海大学和东华大学,作为上海本地211的守门员,难度差也“只”在2倍左右。
所以,江苏学生要想考上海的大学,要比上海的学生难太多了。那是不是说,上海学生想考江苏的大学,也会比江苏学生难呢?那肯定不是。比如南京大学,在上海的录取位次是前5.8%,而在江苏的最低录取位次是前0.74%,所以,即便是最照顾江苏学生的南大,录取难度也是上海的8倍,更不用说其他的大学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江苏的学生到了大学比上海学生要强一些呢?这个倒也未必,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是有较大差别的。不过,复旦某年曾流出过统计图,最高绩点上海3.91,江苏3.9,前百分之十绩点上海3.61,江苏3.67;前百分之三十绩点上海3.41,江苏3.47;中位数绩点江苏3.31,上海3.24。
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是不是可以聊以自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