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于学子而言,可谓是人生第一大考,为了让高考更加公平、合理,高考试卷需要绝对保密,为了防止泄题,每年在高考前后,各地招考部门如临大敌,对出题人更是提出十分严格的要求。
不少考生表示好奇,这些高考试卷是怎么出来的,出题人一般会在哪里命题,试题整理好后,这些出题人又会去哪里藏身?高考前后,学生和老师可谓是身心俱疲,其实出题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
高考前,一些老师往往临时“出差”对于高考试卷,可能有学生认为,实在高考前几天才完成,其实早在高考前一个月,相关试卷已经定型,而对于出题人,他们身肩重任,需要被统一管理,就连请朋好友也不能如实说明,只会告诉他们自己临时出差一段时间。
曾有一位老师正在篮球场打球,突然接到上级领导通知,说要召开紧急会议,这位考试来不及换衣服,索性直接穿球服去开会,毕竟是周末,又如此着急,相信领导不会介意自己的服装问题。
没想到这位老师刚进入会议室,就被相关负责人带走,让他去命题,不能携带任何电子设备,之后还是单位给家里人打电话,说这位老师临时接到通知,需要到外地出差,期间不方便接电话。
这些将要参与高考命题的老师和专家,会被统一封闭起来,他们会先签订保密协议,然后开始对试题进行研究,经过大家一起研讨,并进行反复推敲,最后会确定几套试卷,为了试验这些试卷的可行性,他们还会找来一些高中老师进行测试,对试题的难以程度,发表意见,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反复修改。
当一切确定后,会在警方的协助下开始印刷,一般情况下,高考试卷准备两套,一套正式,一套备用,当然这两套试卷会在不同的地点印刷,就连印刷人员也不知道哪个才是正式的。
每年高考前后,出题人都会藏在哪里?当高考试卷敲定后,出题人就没有什么事,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回家,所有与试卷接触过的人,高考前后都会被统一管理,当看到他们的藏身之处后,不仅感叹这段时间日子也不好过。
高考试卷在命题过程中,一般有三个群体,分别为:大学教授、高中老师、科研人员,这其中大学教授起领导作用。此外,还有教育部的一些专家学者,他们负责选拔出题人。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会被安排在一个封闭场所,全天24小时在监控范围内,有的在监狱中进行,有的会在比较偏僻的疗养院进行,虽说好吃好喝候着,感觉却不算好,研究试卷期间还好,将主要精力放在命题上,没有过多时间思考其他问题。
当试卷敲定后,这些命题人就感觉有些无聊,他们身边没有手机,不允许随意走动,更不能离开管理点,在高考结束前一步都不能离开监管范围。不少人得知真相后感叹:这段日子其实他们也很难。
出题人之所以如此严谨行事,也是希望让高考更加公平,高考被认为是决定考生命运的考试,总有部分人“铤而走险”,想尽办法与出题人取得联系,希望能提前掌握“资料”。其实这种想法不切实际,这些命题人在哪里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还有一些人习惯在考前押题,有时看上去压对了,甚至被其他考生认为高考泄题了,其实不过是幸运而已,毕竟高考试题大部分会围绕教材,个别拔高题,也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
学生和家长与其在其他地方花“小心思”,不如好好复习知识点2022年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高三考生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并跟着教师的脚步有序进行复习。
此阶段的学生,需要对自己进行查缺补漏,对于薄弱环节要针对性练习,学生在做题时,可以按照高考的时间进行。比如上午考语文,学生在此阶段就完整地做一张语文试卷,完全根据高考时间去做,提前感受高考氛围。
经常有考生喜欢在大考前押题,甚至不惜花大量时间进行琢磨,其实这种做法没有必要,先不说押对题的概率有多小,这完全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
高考题型每年都会有变化,命题人也不会把之前的题直接搬上来,考生不如将精力放在复习上,并调整好心情,争取在考试中拿高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