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出意外,又是最难高考年。
有考生说:
语文考试,“猝不及防”的作文题目让人快哭了。
数学试卷发下来之后,才发现上午哭早了~
文综/理综创新性更高,还搞了一波“生物小作文”。
英语试题也没想象中的容易……
高考的难度,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面对着这种情况,情不自禁地要问上一句,为什么?
从宏观上来讲,高考难度逐渐增大,代表国家更加注重本科生的“含金量”。
我国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本科生群体,本科生在毕业之后一度出现“烂大街”的情况,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难、租房难、考公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找工作的本科生
因此,有意识提高高考难度,“筛选”出适合进入大学做研究、做学术的学生,同时为未能达到分数线的同学开设专门的职业院校,促使每个人谋求多样化发展,才是真正的破局之策。
而从微观上来讲,所谓的高考试题难度变大,其实可能是家长、孩子们的思维面对新高考改革并未得到及时转变。在几年前,高考试题中绝大部分考的都是基础题,只需要背过就能得分。但在高考改革之后,各门学科的试题希望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控、运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依然“死读书”,觉得把知识点背下来就能拿到高分,自然是不太现实的。
今年高考难度的显著提升,也为即将参加高考或终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拉响了警钟。面对这种情况,究竟应该如何去应对呢?我们给出以下两条建议。
第一、找好自身定位应当明确好自身的定位,区分自己的成绩和分数段究竟在尖子生、中间生、差生哪一区间。
其实高考试题难度增加影响的是“中间生”,因为真正的尖子不会因为难度增加而考不出高分,差生也不会因为难度降低而考出高分。受到影响最大的,只会是浅尝辄止地学习知识,只把知识“装”到了脑子里,而并未对之进行消化的中间生。
成绩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找好定位之后也并不是马上就能把成绩给提上去。这就要求家长、孩子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将固有思路进行转变,寻求多样化的升学渠道。
比如,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家长们可以可以找准孩子的长处,带领孩子有针对性地去参加竞赛,增加孩子自身的“含金量”。这就有可能在高考时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这条路进行升学,只要分数达到国家一段线以上,就有机会走一个不错的大学。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家长朋友们可以先行关注,世纪润才会在后续推出有关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的讲解以及定制服务,尽力帮助每个孩子走出升学道路的“最优解”。
润才教育谈:面对高考试题难度提升,建议家长不要太过慌乱。毕竟难是难的所有考生,而并非孩子一个。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帮助孩子做好规划,努力把他们的成绩提上去。同时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的升学多铺铺路,通过寻求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等各种方式,让孩子有机会进入更优秀的学府进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