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其由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科举制度的废除:
时间:1905年
事件: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这标志着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代教育的起步:
时间:1904年
事件: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 行了《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起步。
早期高校招生:
时间:1936年
特点:当时的高校招生由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 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新中国成立后:
时间:1949年
招生方式:为实现教育上平稳的衔接与过渡,全国高等学校仍沿袭过去的单独招生方式,各大学自主命题,自主招生。
高考制度的建立:
时间:1952年
事件:结合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这是新中国高考制度建立的标志。
特点: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文化大革命与高考中断:
时间:1966年至1976年
事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考制度被中断。
高考的恢复:
时间:1977年
事件:为了恢复高等教育并选拔适合的学生进入大学,中国政府决定恢复高考。从此,高考真正成为一个全国统一的考试,作为选拔大学生的标准。
高考制度的改革:
时间:改革开放至今
特点:高考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改革,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的需求。
高考作为中国特有的选拔性考试,对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考也是每一位中国学生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考试,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进入高等学府,进而影响其未来的教育和职业发展。
#高考历程分享# #高考往事知多少# #聊聊高考大事# #论中国高考# #聊聊学生高考# #中高考分亨# #高考全中985# #侃聊求学# #高考生的智商战# #请分享高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