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虽然只是人生中一个短暂的片段,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考是我们改变命运,实现鱼跃龙门的重要机会。
高考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我们的未来之路还有无数挑战与考验,但它是一个非常公平的竞技场,所有外在因素都被排除,我们的知识受到了考验。
同学们需要凭借自己过去的努力和日常积累,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高考中每一分都很重要,因为可能就是一分的差距,就让我们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那个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我们知道现在的正式考试采用电子阅卷,高中模考的时候试卷发下来,同学们对完答案,会发现明明自己跟别人的答案差不多,却差了那么一两分,就这么积少成多,最后总分差距明显。
模考如此,高考也不例外,这实际上关系到电子阅卷中隐含的“潜规则”。
高考的时候我们使用答题卡,客观题用机器读卡,主观题则是老师用电脑在网上阅卷,阅卷效率大大提高。
所以说,在涂客观题的答题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按照规范填涂,看清题目的序号,不要发生错涂或者漏涂的情况,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白白失分。
主观题目对考生的自己要求很严格,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字迹工整清晰,就算字迹不美观也没关系,认真即可,不要乱改乱画,影响试卷的美观度。
阅卷老师每天都要看很多的试卷,而且分配给每张试卷的时间都很短,如果你的字迹潦草不工整,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老师自然没有那个耐心细看,会给你打一个相对较低的分数也无可厚非。
另外在答题的时候一定不要超过答题区域,因为那里的内容是无效的,不计入分数,也不要用涂改液修改,因为内容扫描不上。
所以,有的时候你发现你跟同学的答案相似,但是分数却有差距,这是因为你不小心“踩坑”了。
第一点,不注意答题规范,不写小序号
相信老师们经常强调,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标好序号,这样答案条理清晰,得分点更容易被老师看到。
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不放在心上,被老师拿来当成错误示范。如果答题的时候不分序号,阅卷老师很容易漏看答案,一下子就少了好几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第二点,不注意题号就下笔。
高考的时候我们都遵循“先易后难”的做题法则,所以常常跳过一些题目先做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比较简单的题,但是有的同学却对应错了题目,将后面那道题目写到前面那道题的位置上,发现后临时换试卷时间又太紧,影响了发挥。
第三点,答卷粗心大意。
有的同学在答题的过程中有时候算错了一个简单的题目,有时候忘记写作文题目,一下子就扣了好几分,因为粗心而失分,过程再好都枉然,实在是让人感到惋惜。
对于一些文科主观性比较强的题目,同学们为了拿高分,往往长篇大论,如果你写字潦草,结构不完整,没有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很有可能会失掉2-5分。
对于一些理科题目,同学们计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要明明思路合理、过程正确,最难的一步也做出来了,结果前面的一步却因为粗心算错了,努力毁于一旦,白白浪费了时间。
我们常说,高考差一分就是差一千多人,不要小看这普通的一分,觉得没什么关系,当你真正需要它的时候,你一定会为当初的失误而后悔。这一分是理想与现实的分界线,多丢了一分,你跟心仪院校的距离就又远了好多。
笔者寄语:高考电子阅卷也有“潜规则”,明明答案相似,别人的分数却更高,原来是有的考生不小心踩了“雷区”。同学们在平日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遵守答题规范,考出理想的成绩。
今日话题:关于高考阅卷,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