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黑龙江省高考试卷标准答案(2024黑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黑龙江省高考试卷标准答案(2024黑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30 01:08:43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长征,是一次举事无双的军事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是艰难的,这对红军是极大的考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困难接踵而至,可他们毫不怯懦,勇往直前,不拆不挠。他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高耸入云、人迹罕致的雪山,走过遍布沼泽、荒无人烟的草地。战士们信念坚定,不改初衷,乐观向上,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胜利。长征点燃了革命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熠熠生辉。

1、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气概(kài) B.怯懦(qiè) C.初衷(zōng) D.火种(zhòng)

2、语段中加粗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举事无双 B.勇往直前 C.不拆不挠 D.人迹罕致

3、对语段中画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红军是极大的、艰难的考验。

B.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是艰难的,是极大地考验红军的。

C.大约两万五千里的征程是艰难的,这对红军是极大的考验。

D.两万五千里大约的征程,红军是极大的、艰难的考验。

4、在班级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明和同学分享阅读《水浒传》的收获。他认为《水浒传》通过生动曲折、环环相扣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情节,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听了他的分享,你想再为他补充一个和武松有关的情节,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误入白虎堂 B.大闹飞云浦 C.大闹桃花村 D.三打祝家庄

5、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情境】午饭后,你和同学小明一起去洗手。小明洗完手没关严水龙头,你想劝说他节约用水,你对他说:

A.“小明,你太过分了,洗完手为什么不关严水龙头?浪费水资源是可耻的行为!”

B.“小明,老师总教育我们要关严水龙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咱们去玩吧!”

C.“小明,洗完手应该把水龙头关严。水资源很宝贵,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好吗?”

D.“小明,我知道你很爱干净。刚吃完饭确实应该好好洗洗手!”

6、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时代属于青年,一代代青年把青春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代青年自信自强,奋勇争先。他们在科技攻关前沿,______;在奥运竞技赛场,______;在祖国边疆哨位,______;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他们用行动一次次证明,新时代的青年堪当大任。

A.勇于创新 顽强拼搏 威武守卫 B.顽强拼搏 威武守卫 勇于创新

C.威武守卫 勇于创新 顽强拼搏 D.勇于创新 威武守卫 顽强拼搏

7、按教材原文填空。(7分)

我们遨游古诗文天地,欣赏景色之美,感受情感之丰,读美,品美,赞颂美。

吟诵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峰峦如聚,①____________”,我们赏中华山川的壮美;吟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②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我们赏西湖初春的美景;吟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③____________”,我们观八月风来势猛、由风而见雪的奇景。吟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④____________,何事长向别时圆”,我们能感受到苏轼在月圆人不圆时对亲人的思念;吟咏《醉翁亭记》中的“山水之乐,⑤____________”,我们能感受到欧阳修借“酒”寄托的对山水的陶醉之情;吟咏《次北固山下》中的“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我们能感受到王湾在绿水中朝着青山前进时的漂泊羁旅之情。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8-10题。(共8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窥镜:______ (2)旦日:______

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王之蔽甚矣。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二)阅读《金银花》,回答11-14题。(共10分)

金银花

①金银花是被子植物门中的一员,属于双子叶植物。茎长可达9米,中空,多分枝,叶对生。金银花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其中以河南、山东所产最为闻名。

②金银花的命名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金银花有两种花色,花刚开的时候是白色的,一两天之后逐渐变成黄色,所以叫作“金银花”,又叫“双花”。它一蒂两花,两条花蕊探在外,如鸳鸯对舞,因此金银花还有一个别称是“鸳鸯藤”。(1)金银花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可在海拔1500米的地方生存。它冬季不落叶,又得名“忍冬”。人们观其形,悟其性,赋予了金银花“坚强”的花语。

③如果说金银花的命名和花语是中国人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体现,那么金银花入药则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④金银花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口渴、咽喉肿痛。(2)例如:我们感冒时经常用到一种叫“维C银翘片”的药,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金银花。以金银花入药,往往见效快,它的“急脾气”一直得到大家的青睐。

⑤金银花还有保健作用。炎炎夏日,酷热难耐,人们常喜欢泡上一杯金银花茶:取适量金银花,加入沸水冲泡后饮用。金银花茶口感甘甜清爽,可以清热解毒,又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药三分毒”,金银花用得过多会导致食欲下降,脾胃虚寒,甚至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所以,金银花茶虽好,不要“贪杯”。

⑥金银花可观赏,可入药,可代茶饮,早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选自《大众科学》,有改动)

11、从第②段看,金银花还有哪些名字?(3分)

12、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急脾气”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13、分别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2分)

(1)( ) (2)( )

14、夏天到来了,你想送给朋友一些金银花。结合本文内容,向他说说喝金银花茶的好处。(3分)

(三)阅读《没有人能看轻她的梦想》,回答15-19题。(共16分)

没有人能看轻她的梦想

①我曾在暑期少年吉他班里,替朋友客串半个月的老师。

②点名的时候,竟有个拘谨的中年女人答到。她怀抱着吉他,坐在一群青春飞扬的少年中间,十分突兀。她的手指枯瘦粗糙,显得极为僵硬,明显不太适合弹吉他。弹吉他时她的动作果然极为笨拙,我担心大家会笑话她,可同学们都特别尊重她,连那些家长也很尊重她。对这一切,我不禁有些诧异。

③在课程将要结束的时候,我终于从学生口中知道了她的故事。

④五岁那年,她爱上了邻居小朋友家的钢琴,爱上了音乐,她也想学弹钢琴。家境贫寒,父亲只能给她买一把口琴,答应在她十五岁生日时送她一架钢琴。拿到口琴后,一有时间她就会吹起来,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期待钢琴的日子里,只要邻居家的钢琴声传来,她就会全神贯注地听,甚至常忘了吃饭。她常常用手指敲打桌面,模仿弹钢琴的动作,还总是不自觉地哼出邻居家传来的钢琴曲的旋律。母亲打趣地说:“你现在都成了‘小钢琴迷’了。”

⑤整整十年,虽然有口琴相伴,但她对钢琴的渴望却有增无减。十五岁生日那天,并没有钢琴。父亲与母亲对视,欲言又止。作为女儿,她知道父母肩上的担子太沉了。她掏出口琴,吹起了《生日快乐》,眼神中带着笑意。她握着口琴,感觉这就是自己的钢琴,只不过变小了。

⑥后来,她工作了,天天忙到深夜,慢慢地她有了自己的积蓄。想着父母身上的担子,想着自己的钢琴梦,她心里默默地规划着钱的用途。一想到自己的规划,她内心充满了快乐。

⑦四十五岁生日那天,她喜气洋洋,要去买钢琴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这时,老家的舅舅打电话借钱,说他女儿腿病突然严重了,需要手术,还差一笔钱。她低头思忖[注],现在是她离梦想最近的时刻,可一想到舅舅家的女儿……最终她决定把买钢琴的钱借给舅舅。

⑧再后来,她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指关节僵硬变形,钢琴的梦想仍未实现。家人给她买了一把吉他,并给她报了吉他培训班。于是,她来了。她笑呵呵地说:“从口琴到吉他,我离钢琴又近了一步。”

⑨结业那天汇报演出,一首简单的曲子,一开始她弹得艰难无比,并不动听。她的少年同学们在台下轻轻为她伴唱,生硬艰涩的弹奏,渐渐变得柔和动人。她陶醉其中,眼神里有淡淡的光辉。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执着地爱着音乐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曲终了,所有的少年都自动起立,并长时间热烈地鼓掌。大家轮流上前拥抱她,像拥抱自己的母亲。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对她特别尊重。

⑩是啊,她是个普通人,既懂得抗争,又懂得妥协;她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也从不回避生活的责任;她乐观地活着,从不抱怨。她活出了独立的生命个体特有的精彩,所以没有人能够看轻她的梦想。

【注】思忖(cǔn):考虑。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5、阅读文章第②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为什么“我不禁有些诧异”。(3分)

16、回答下列两个问题。(5分)

(1)第④段中,母亲说“她”现在成了“小钢琴迷”的原因是什么?(3分)

(2)第⑥段中,为什么“一想到自己的规划,她内心充满了快乐”?(2分)

17、第⑦段中加点的短语“低头思忖”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2分)

18、第⑨段中,简单的曲子一开始“她”弹得生硬艰涩,为什么能渐渐变得柔和动人?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19、作者为什么说“她”作为普通人活出了“特有的精彩”?结合文章结尾段回答。(3分)

(四)阅读《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回答20-23题。(共11分)

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

①(1)国家领导人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亲切的勉励、深情的寄语,鼓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因此,我们只有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才能建立伟大的功业。

②长志气才可成伟业。何谓志气?志气就是“志向坚定之气”,是一定要成功的气概!因而,“长志气”就是要先树立崇高的志向,然后进一步坚定这个志向,并始终为之奋斗。周恩来学生时代即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志,他矢志不渝,为此奋斗一生,成就伟业。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都是心怀必胜的决心和勇气,“长志气”,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一代代抱有救国报国强国志气的青年,把热血融入祖国的山河,展示了磅礴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学思践悟中坚定志气,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

③硬骨气才可成伟业。建党百年,一代代青年勇立潮头,争做先锋,展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李大钊25岁就开始了革命生涯。被军阀逮捕后,他慷慨就义。虽然他牺牲了,但他刚毅不屈的革命意志鼓舞着一代代有志青年一往无前!“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骨气如钢。“宁洒热血,不失寸土!”(2)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在艰险中实现人生理想。硬骨气,必须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让骨气充盈,让精神强健,才能更好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④蓄底气才可成伟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份底气,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源于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当代青年生逢强国盛世,肩负奋斗重任。蓄底气,意味着自信面对未来,勇于担当作为。我们要蓄积无比深厚的底气,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与挑战,成就伟业。

⑤我们只有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才能建立伟大的功业。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20、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1、分别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2分)

(1)( ) (2)( )

22、本文第④段说“蓄底气才可成伟业”,“底气”源于哪里?(3分)

23、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第②段中加粗画线的句子,说说国家领导人青少年时代是如何“长志气”的。(3分)

【链接材料】

国家领导人在五六岁的时候,跟母亲去买有关岳飞的小人书,“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一直记着,并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

15岁时,国家领导人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当农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20岁时,他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的重担,带领村民建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30岁时,他主政一方,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走访,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青年国家领导人的成长经历,可以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坐标锚定方向。

【注】链接材料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2023年12月第6次印刷)九年级下册第85页。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心动”一词可以这样理解:内心有所触动,产生做某事的欲望。“行动”一词可以这样理解: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

生活中总有一些美景、善行、真情、美德,让我们内心产生触动,进而让我们产生做某事的欲望。心动不去行动,美好则会止步于心中;心动就去行动,才能带来更多的精彩。心动了应该怎样行动?行动又会带来怎样的收获和启示?新时代召唤我们为个人成长、他人幸福、家乡繁荣、祖国强盛而行动起来。

请以“心动就要行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材料作文

材料一: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建筑工匠。据传说,有一次鲁班的腿被草割破了。他蹲下身来留心观察,发现是小草锋利的齿状边缘割伤了他。鲁班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匠重要的工具——锯。

材料二:数学家吴文俊从事机械定理证明时提出的“吴方法”,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他的老师在关键时期帮他解决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了数学的魅力;另一方面得益于他在研究时的全神贯注,尽心竭力。他把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数学研究上,为机械化几何定理自动证明领域带来光明。

上述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有益的启示:留心就会有收获;做事要专注;成功需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