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试卷少扣分了要和老师说吗(孩子试卷多扣分怎么找老师)

孩子试卷少扣分了要和老师说吗(孩子试卷多扣分怎么找老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9 14:09:52

上周,我县各中小学纷纷打开

“期末考试”模式,

备受关注的网络贺岁大剧

《期末考试》全城上演。

考得好,走路带风,“六亲不认”;

考得“栽”,蔫头耷脑,低眉顺耳。

为了让自己家的娃

也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平常温柔如水的妈妈们,

考前突然都露出了另外一副面孔。

这是因为妈妈们期待中

孩子学习的状态是这样的

真实情况却是这样的

一位妈妈气得把头放冰箱里冷静

还有捶桌子捶骨折的

现在的小孩子都有毒吗?

没有被渣娃气到原地崩溃的老母亲,

不足以谈人生啊!

当然,不管怎么样,

还是要想开点,

因为期末考试已经结束,

该是恢复母子(女)感情的时候了!

期末考试结束了,寒假即将到来,本应该是孩子释放天性的假期,却有很多孩子在家里天天被父母念叨: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能拿100分,为什么你不能?”

家长们要注意,嘴边不要总是挂着“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不能老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标榜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爱情公寓3》里曾小贤说:

“我从小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他脾气很好,天天就知道读书,长得又帅,每次考试都考年级第一。”

现在的中小学也许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差异和个性,家长们就不要再给孩子施压了。

当自己最亲近的人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的时候,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永久伤害。

父母应该让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例如拿孩子这次成绩和上次成绩进行比较,拿孩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来比较。

如果确实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的孩子学习的话,那么最好先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肯定,然后再客观分析别的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方面,之后才在此基础建议孩子如何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孩子的心理会更容易接受。

02

期末考试是对孩子整个学期的考察,也是一次总结,分数只是一个数字,所以家长不要只盯着分数看,而是要做到以下这3点,否则孩子就白考了!

首先,掌握孩子的心理

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下学期的学习状态和心态,这时的孩子心理趋于敏感期,家长一句话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成绩差的孩子,家长再批评也于事无补,只会让孩子更加自卑。

成绩好的孩子,也有可能被表扬后变得飘飘然。

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说话一定要三思和斟酌,秉持一个原则:高分不吹捧,低分不棒打。

当孩子取得高分,没有节制的夸赞会使孩子变得骄傲自满,适当的表扬才是必要的。

考试成绩不理想,孩子的情绪就已经很失落了,一句低声的安慰比得上一万句讽刺挖苦,家长的包容会让处于低谷的孩子感受到安慰和鼓励。

家长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绩,孩子才能对自己的成绩有正确认知和重视,而不是认为考试是给家长考的。

其次,着手分析试卷

成绩出来后,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分析试卷,因为老师无法顾及到每个孩子,这部分家长一定要做,才能提取经验,总结不足。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分析试卷呢?

查漏补缺,分析知识漏洞

无论成绩如何,家长都要陪孩子首先浏览一遍卷面,重点浏览错题和扣分题,孩子不会做的和做着不熟练的,把这些题目重点标记。

标记好后,就开始逐步攻克。每道题都有失分的原因,家长可以在一旁提醒,让孩子自己把错题进行总结。

当找出这些漏洞后,就开始逐一排查,逐一改正。建立错题本,把每个科目错的题在错题本上记录下来,不但能增强孩子的记忆,更能积累错题库,成为学习资源。

2

温故知新,归纳学习方法

弥补漏洞等于重新学习,当把错题过一遍的时候,等于孩子重新过了一遍知识。当做完这一步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着手给孩子梳理章节重点和知识框架了。

梳理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根据每门学科的特点,让孩子把握重难点,如语文可以从积累字词、阅读理解、作文三个板块,让孩子温故而知新,了解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孩子的知识储备更加完善和深厚。

3

总结经验,锻炼考试技巧

除了知识面和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导致失分外,考试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很多孩子的低分有可能就是从卷面分中失掉的。

考试也讲究策略,卷面分包括卷面整洁程度和答题规范,题目分不止看答案也看答题思路,所以孩子失分中是否有因为这些失分,家长一定要及时提出,让孩子警醒。

很多孩子失分还有一个大原因,就是时间不够。家长可在平时培养孩子做题速度,提高做题效率,给孩子灌输大局意识,要先做会做的,保证能得的分,不丢冤枉分。

最后,引导孩子确立目标

当安抚好孩子心态,做完试卷分析后,还差最后一步,帮孩子收尾。

那就是给孩子定下一次考试的目标,做到有始有终。试卷分析后,相信家长温和的态度能让孩子自信心大涨,趁着这时候定下目标,既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鼓励。

这个目标是总结经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下一次更进一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成绩。

绝不是家长下死命令,让孩子一定要达到某一个名次,鼓励孩子,下一次只要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是孩子自己的成就,这样的目标引导会让孩子充满上进心和积极性,对学习更加有信心。

03

期末考试结束,要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怎么激励孩子学习,部分家长坚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观点,觉得要想孩子学习好,一定要重赏。

但是只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是肯定不行的,极易让孩子养成依赖,觉得努力就是为了奖励,没有奖励那还努力个什么?形不成内在的驱动力,学习和成长只会走入歧途。

如果孩子考好了,要不要用物质奖励呢?当然要,但是要特别注意这三点:

先肯定孩子的努力

每一个孩子都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表扬,这代表着自己的价值,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

另外要告诉孩子,你知道这阵子他的努力和付出,说一下他的表现,那孩子会特别感动和骄傲。

2

告诉孩子这次的表现值得奖励

除了口头的表扬和赞美外,如果还能再来点实际的东西会更好,比如孩子想要的一本漫画书,一盒彩色铅笔,一个期盼已久的玩具,孩子会感动于父母的用心和爱。

3

最大的奖励来自孩子自己

有了上面的两步,孩子一般都能继续加油努力,但是这还不够,要告诉他,

“这次做得很不错,虽然我们都很为你高兴、也奖励你了,但你要知道,最大的奖励其实来自于你自己……

努力学习会让你取得更大的成绩、走得更远!这就是你的成长。”

认真对待孩子每一次的成长进步、每一次的成功和收获,赞美他、奖励他、认可他,培养他的荣誉感、成就感、成长意识和理想……

孩子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更加优秀出色!

希望看到此文的妈妈们,

恢复成原来温柔如水、

多才多艺的妈妈,

继续回到“母慈子孝”的日子,

做一个用心的家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