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批改张小航和c1的试卷(刘杰 王磊和小航完成同样多的作业)

沉浸式批改张小航和c1的试卷(刘杰 王磊和小航完成同样多的作业)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9 13:52:07

  暑假近半,研学游热度不减。根据原国家旅游局(现“文化和旅游部”)《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近日,记者走访平顶山市研学游市场发现,省内短途线路受追捧,部分省外长线需要提高质量,但行业人士对研学游的前景依然看好。

  短线“时间短价格低”受欢迎

  “‘文武双全’这个研学游线路现在最火。”7月24日上午,市区一旅行社负责人孙铭说。他正将300多名孩子送上大巴车,开启他们为期两天一晚的短途研学之旅。

  这个短途研学游的研学地点在开封的万岁山大宋武侠城、中国翰园以及许昌海洋馆。在大宋武侠城,孩子们沉浸式观看《水浒传》《三打祝家庄》《县官断案》等古装剧,亲自进行角色扮演,零距离感受攻城、马战、飞火流星等众多壮阔恢宏的特效,仿佛置身烽火弥漫的大宋古战场。中国翰园是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园林,其中有诗词、书画、碑刻艺术等。孩子们沉浸园中接受礼仪教育,感受中国书法魅力,并体验亲手拓印的特别乐趣。许昌海洋馆则为孩子们带来美人鱼、小丑、海狮表演等趣味节目,探索热带雨林和海洋世界的奥秘。

  孙铭说,这个短途研学游只需498元,暑假以来已经有近千名孩子参加,反响不错。

  7月26日,刚从许昌返回的新华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小航对“文武双全”研学游意犹未尽。“我最喜欢大宋武侠城,感觉自己好像在拍电影。”他说,他很喜欢看《水浒传》,实景感受了一些情节后,对小说人物的认识更立体了。“我最喜欢武松!”他说。

孩子们赴新乡参加研学游

参加研学游的孩子进行“军事训练”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旅行社发现,几乎每家旅行社都推出了省内短途研学游,研学地点以博物馆、海洋馆、科技馆等为主,时间大多为两三天,而且短途研学游时间短、路程短、价格低,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比较受家长欢迎。

  参观高等学府是长线亮点

  进入暑假以来,康辉旅行社联合其他3家机构推出了上海、苏州、杭州、北京、厦门等地的长线研学游,以上海的6天行程为例,目前只有4名学生报名。康辉旅行社负责人王斌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研学游价格比普通旅游线路至少高500元以上。“以参观大学类的研学游为例,我们请当地大学老师带团讲解,还加入与大学生座谈、听著名大学教授讲座等环节,增加了不少成本。”王斌说,一些家长看到三五千元的费用,就有些犹豫。

  二是研学游的受众多为中学生,而中学正是学业最繁忙的时候,哪怕暑假也要上补习班。长途研学游行程一般都在5天以上,孩子们如果要上补习班,就很难出行。

  不过,亲子类的长途研学游在市区有一定市场。市区中兴路北段一旅行社负责人王朋飞表示,他们推出了北戴河、厦门、重庆、内蒙古大草原等研学游线路,最受欢迎的是重庆和北戴河,都是亲子线路。

  7月25日,市民赵女士带着该上高二的女儿来到旅行社咨询研学游。比较了很多长途研学游线路后,她和女儿都对厦门大学的5天线路比较感兴趣。

  “厦门大学是我的理想学府,在网上看过很多厦门大学的图片,感觉特别漂亮,我很想去看看。”赵女士的女儿小秦在市一中上学,从小喜欢大海,以后打算去海滨城市工作,如果能提前感受理想学府的气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也许会成为这个暑假美好的回忆。

  不少学子抱着与小秦一样的想法。市区一旅行社推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亲子研学游线路,吸引了300多名家长带着孩子参与。“这也许是孩子离清北最近的一次了,她喜欢就让她去看看。”市民赵晓梅笑着说,她和女儿正在北京参加研学游,参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行程之一。虽然女儿学习一般,考上清北的可能性不大,但她认为不能阻止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部分长线需要提高质量

  研学游里,“游”是载体,“学”才是核心。从感悟红色文化到体验非遗传承,从参与体育竞技到亲近生态自然,课堂应在行走间悄然呈现。研学游的行程安排既要结合校园课程,也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润物无声地发挥教育功能。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研学游只是打着研学的噱头游览景点,实际内容与普通旅行并无区别,费用却高出不少,这引来不少家长和学生吐槽。

  家住市区新华路北段的张明礼7月24日从北京“研学”归来。“说是要参观北大、清华,但只是带我们在校门口转了一圈就走了,门都没进去。”这个15岁的少年吐槽道,除了参观大学校门,他们5天的行程还有爬长城、逛圆明园、看天坛、参观鸟巢和故宫博物院等景点,但没有实质的研学环节,这让他很失望。“不过,在天安门看升国旗时,我们好多高中生不约而同地唱起国歌,当时心里真的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也很震撼。”张明礼说,以后不打算再参加研学游了。

  市民赵明霞的女儿即将踏入高中校门,虽然女儿表示很多同学都参加了研学游,自己也想去,但赵明霞不打算让孩子参加。“现在电子产品盛行,孩子参加研学游都要带手机,非常考验孩子的自律性。研学游对孩子的独立能力虽然有一定的锻炼,但达不到商家宣传的效果。想让孩子在旅行中提高眼界、开阔视野肯定能实现,但到底能学到多少知识,我持怀疑态度。”

  研学游市场前景可观

  虽然自家旅行社研学游报名人数不乐观,但王斌认为研学游市场前景可观。

  研学作为一门国家课程体系,已形成刚需市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明确“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提到: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

  平顶山市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表示,研学游本是让学生、家长和研学机构实现多方共赢的产品,因为高质量的研学游能够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并提高集体协作能力,但有的研学游名不副实,不仅透支孩子的学习热情,而且降低家长对研学产品的购买意愿,影响研学游市场长远发展。

  他表示,让学生从日常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暂时抽离,获得更多自主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才是研学游的初衷。采访中,也有家长有类似期待。

  王斌则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参加研学游,学生们对研学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他期待能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规定,合理规范研学游市场,让家长放心选择,旅游从业者用心开发,孩子们真正“玩中能学”。(记者 刘蓓 文/图)(来源:平顶山日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