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孩子们苦读一个学期,就要经历一次相对比较大的学习成果检验。从内心上说,我并不觉得期末考试非得要咋样咋样。
但是,毕竟考试分数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效。
就语文而言,作文分数占了大头,这是毋庸置疑,也是不容忽视的。家长明白,孩子明白,老师更明白。
好,考场作文,要怎么才能写好,拿到应有的理想分数呢?我先来说说阅卷老师的情形和感受吧。你想想,期末结束工作异常繁忙,这是任何一个老师都无法避免的现实。
更何况,很多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这时候有各种总结工作要做,各种表格要填,各种事务要处理。在这种“忙忙忙”的节奏里,还要按时批阅试卷。
那么,最怕看到什么样的作文?最喜欢看什么样的作文?
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阅卷老师最怕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作文。为啥?痛苦啊!本来事多心烦,你还让我看“一样一样”的作文,这不是摧残我吗?
相反,如果能批到一篇文字优美清新,内容和写法都与众不同的文章,那叫一个“开心”,简直就是“速效救心丸”,令老师瞬间提神。
我还得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考场作文最能让老师眼前一亮的是标题、开头和结尾。
为啥?还不是因为老师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快速浏览一篇作文,然后打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数,这就是阅卷老师批作文时的真相。
很自然的,阅卷老师必须从标题、开头和结尾抓住关键信息,然后大致判断出该篇作文的水平。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写好开头和结尾了。
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下面的写作(习作)建议就显得极其重要!
从一年级开始,很多同学脑海里面已经根深蒂固地记得,作文开头一定是“记得有一天”这样的写法。
没错,当我刚开始学写作文时,老师为了让我们牢固掌握常用的开头方法,尤其是写人记事的“六要素”,会不断强调这种写法。
但这不等于我们到了高年级,还得墨守陈规,抱着这种方法不放了!
如果大家都这样开头的话,阅卷老师会崩溃的。
不少同学对文章的结尾,也没有太多“我要写好”的想法和意愿。通常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还美其名曰“自然结尾法”。
这其实是对自己一学期辛苦学习的不负责任。
因为就差最后一步了,你却草草草了事。
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写出,既对得起自己辛苦付出,又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开头和结尾呢?且看下文:
一旦落入俗套,印象分就低了。所以,新方法一定是大家平常用的少的。
1.描写景物开头
举个例子: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一缕烟光从外面射进房间,我感到自己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毕竟阳光很好!
这个开头,就写了风雨过后,阳光灿烂的景象,烘托出自己美好的心情。
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
(1)想想当时的心情
(2)找到与心情相吻合的景色或景物
(3)带着感受写景
2.描写心情开头
不少同学可能会觉得,描写心情,不应该是在文中写人物的时候吗?这是个不大不小的“误会”。因为老师太过于强调我们要对人物进行各种描写,所以导致一些同学会误以为心理描写只能在作文中间。
其实并非如此。
我们来看个例子:
好激动呀!没想到我的作文居然在印成铅字在报纸上刊登了。第一次握着凭自己本事赚来的稿费,一种从没有过的自信和自豪感,像潮水一样涌来。
这个开头对自己文稿被录用、被刊登的激动心情加以描写,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让大家都想一看究竟。
3.对比式开头
这种方法,有的孩子也会误以为只能用在作文中间。其实,开头用效果也很好。我们一起来看:
我有一个经常竖着大拇指夸我“精彩极了”的妈妈,还有一个经常皱着眉头训我“糟糕透了”的爸爸。真是因为有这两种极端的爱才让我常常在自信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
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通过爸爸与妈妈的一对比,立马就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这篇文章借来会很有意思,因为有对比就会有“伤害”,当然这是一种温柔的伤害。
4.写景式结尾
非常富有特色的一种结尾方式,叫做写景式结尾。不出意料的话,很多阅卷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阅卷老师会特别喜欢。
来,举个例子看看: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房间,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
怎么样?不得不承认,这种结尾方式让人在景物中体会和咀嚼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想法。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另外一种意思就是,别太直白,别当我是傻瓜。
5.反问式结尾
真的,只要你学过陈述句改反问句,你就应该会用这种方法来写出一个吸引人的结尾。
比如:冬去春来,时光飞逝,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岁月静好、读书滋味长的时光吗?
因为结尾出现了问号,这种符号比起句号就要显眼得多。因此,反问式结尾更容易引起老师注意,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小结1.尽量避免落入俗套的开头结尾方法。
2.采用以下几种开头和结尾方法,更容易让老师喜欢,从而拿到高分。
(1)描写景物开头
(2)描写心情开头
(3)对比式开头
(4)写景式结尾
(5)反问式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