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折磨普通人的是不给你天赋,你得熬很久才可能成一件事。上帝折磨聪明人的是给好多机会,你得挑很久才能找对那件事。所以有人说:聪明人肯下笨功夫,才能做出一流的事情。聪明人一旦下了笨功夫,最终的结果都是惊人的。今天必看君要讲的“笨功夫”就是——错题本。
考试时80%的丢分,都源于20%你没掌握好的知识点。把精力放在复习这些知识点上,会事半功倍。当然了,要想再进一步提高,别的知识点也不能放下。
错题本
错题本是什么丨反思成长
为什么要制作错题本丨知己知彼
如何制作错题本丨下笨功夫
如何正确使用错题本丨简单重复
错题本是什么丨反思成长
什么是错题本?顾名思义,错题本就是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做错过的题目的记录。
错题本是把自己做过的习题、作业、试卷中的错题集中到一起的小本,并把正确的思路、解题过程感想以及本题的闪光点记录在本上,并要思考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去想。
反思很重要也是学习必备的环节,我们做错题本的过程也是我们对学习一个反思的过程,所谓“反思成长”。
只有有效地使用错题本,才能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有的同学怕麻烦不愿意整理错题集,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学习需要不断地查找漏洞,弥补漏洞。错题集的整理和浏览就是查缺补漏的一个手段。
为什么要制作错题本丨知己知彼
学习中主要分为两步:1.找到不会的,2.把不会的变成会的。
绝大部分人把时间花在了做题上,而忘了其实做题是为了找到不会的题。少部分意识到把不会的题记录下来,却又忘了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学怎么做这些原本不会的题。
错题本的存在,能让你更精准地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需要投入精力提高。当然了,你可能会说我当然知道自己哪里薄弱,用不着那么麻烦。
对,你或许是知道,但知道的不够。在你需要提高的时候你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没法帮你做决策。就……只能去刷题海战术了,又累又不一定见效果。
反正大名鼎鼎的衡中,是用错题本的,咱们也不能落下。学习方法这东西,就好比思想武器。人家都科学发展观了,我们不能还搞人定胜天大跃进。
简单来说,错题本的意义就是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错、错的题不能一错再错、不让错题陪自己过夜。
如何制作错题本丨下笨功夫
通常,“错题本”有三种类型:
a.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
b.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的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
d.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
这在错题本上怎么实现?按步骤来——
1.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无差别地摘录进自己的错题本。
手抄可以,剪下来可以,用现行的各种手机软件传题也可以。它必要但不重要,你开心就好。
2.是把你的错误答案,用醒目的笔去做标注。
比如说红色,火辣辣得在那摆着让你不得不注意,这就对了。痛心了才在乎,才知道下次不再犯错。
3.记录正确答案。你用浅色的笔就好。
它的作用是你复习时,拿来校验的,不是让你现在背的,所以浅色的笔就好。
4.把错题按照知识点结构性分类。
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学生要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总结好每次考试中遇到的问题。
错题本好不好用,取决于题目的类型是否分类清晰。很多人错题本的问题在于它的分类是线性的而非结构性的,举个例子,一次数学模考,你分别错了试卷中的8、12、22、24题,你把这些题按顺序copy到数学改错本上,以供重新做或者备考,这就是线性的分类。
而正确的分类方法是,8题是关于抛物线,12题是关于等差数列的…你把第8题放在抛物线区域,12题放在数列区域,下一次考试同理。
慢慢的,你就会明确看出什么区域的题最容易让你栽跟头,你应该着重去清理哪一块的知识点死角,这才是所谓的结构性分类。
5.把错题按照犯错的类型来归类。
错误类型大约也就三种:不会,粗心和太难。
不会那就是基础不牢嘛,打开书打开课再去学。粗心,其实不存在的,要么是不熟练,要么是不上心。题目要是过难,比如高考的最后一题最后一问。别着急,等你卷面分拿个80%~90%以上了,再去啃这块硬骨头。
6.数据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错题本是对犯错原因的归纳和总结,而不是错题的罗列;它必须是高效的系统,是对错误原因的集中处理。要总结规律、总结错误、总结技巧。
而这三个东西,都已经写在了你的错题本上。
每隔一段时间,把它们全都拿出来,做一个量化的分类统计,同类错题整理到一块,进而找出更多的同类题型,让错题不再错。
7.永远记得,要坚持,要迭代。
错题集的目的永远不是记录错题,要及时更新你的错题集,让错题不再错,让错题越来越少。
所以,在一边提高的过程中,既要对学过的知识及时温故,也要注意把自己确定百分百掌握的知识,在学习的优先级别上进行降低,把精力放在没掌握好的地方。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聪明人肯下笨功夫。其实我们都懂,“聪明”虽不易,但最难的是“笨”,是那颗清白单纯的赤子之心。
如何正确使用错题本丨简单重复
所有老师都说错题本很重要,但是没一个说怎么用错题本。错题本不是把错题漂漂亮亮的整理下来就完了,还需要我们定期回去翻阅查看它才能达到我们使用错题本的目的。
1.“欣赏”错题当新题做
最好用错题本将错题的同类题重新再做一遍,然后浏览一下以前做错的原因,对比一下现在的思路和以前的思路有什么区别,看看自己走没走出以前的思维陷阱,从而避免再次犯错。
2.定期翻阅错题本
回去查看错题本的时间是有讲究的,有的孩子把错题分析完,每隔两分钟就回去看一遍,这是不可取的。错题本在做完以后已经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了,隔几分钟就回去看是没什么效果的。
应该隔一定时间(如三天或一周)再回去翻阅错题,直到我们对错题完全理解、思路很清晰,确定自己已完全掌握,就可以在那道错题旁边做个标记,提示自己以后不用再去重复看这道题了。
每次考试之前,看看自己的错题本,不仅会增加考试信心,而且会更加明白自己需要重视的环节,更加有把握。
3.从反复做错题入手
虽然,上面提到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的种种好处,但是,这些基本上是平时成绩在70分以上,对独立性比较好的学霸们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还达不到及格分的话,也不建议你做错题本,因为这时候你应该多花点时间听课,认真做题,会提升得更快。
同时,对于学渣和学酥们来说,反复地去做错题,甚至是每周都重复一些过去的同类错题,直到保证自己把曾经做过的一定都会做了,直到脱离了学酥的级别!
4.让错题本互动起来
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本”不尽相同,收集的错题、典型题、思路巧妙的题也都不一样,但其他同学的“错题本”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习到更多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故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
5.让建立错题本成为习惯
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错题本,因为建立错题本是一个对知识反复思考和认真整理的过程,是一个有针对性查缺补漏的过程,也是将解题思路类型化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升华的一个过程。
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核心就在于统一规划、科学配题,让错题本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分数的好帮手,而不是学生应付老师的工具;
而爱云校研发的好分数错题本则满足所有核心功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和老师的使用场景,真正的为学生和老师解决了所有后顾之忧。
好分数错题本有以下几大优势:
1.个性化分析、数据化管理:好分数错题本通过导入学生的考试数据,结合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考试形成专业的学科考试分析报告;
2.错题整理,注重细节:针对每一道错题都对应出详细的知识点解析,在错题编辑页面配合掌握程度以及笔记功能,让“知识薄弱点”清晰浮出水面;
3.举一反三,精准配题:错题本的核心功能就是根据学生出错的知识点配置了同类型的三种题目,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后,快速针对性练习,及时巩固;
此外,好分数错题本为老师们提供了不同的使用场景:
对于老师来讲,这是一本个性化的教辅材料,无需自己寻找习题,轻松完成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和错题本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而过了初期之后这些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绝对是一本万利,而你也不知不觉养成了成为优秀孩子必备的一个好习惯。
所谓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成功者拥有了比普通人更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一生。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这样的“重复”和“认真”就是一种好的习惯。
这就是我对错题本的理解。最后,我想说一句话:任何一个优秀的错题本都是聪明人用笨工夫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