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卷子能提高成绩吗(刷卷子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吗)

孩子做卷子能提高成绩吗(刷卷子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9 07:59:13

真心爸妈,育儿和家庭教育研究者,两孩父母,著有《阅读手册——成就孩子一生的阅读培养法》、《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上一篇:

上一篇说到,很多父母把背诵和刷题当成帮孩子提升学习成绩的两大法宝。上一篇讨论了要不要在家给孩子布置背诵功课,这一篇讨论要不要让孩子在家多刷题。

一位妈妈问我:

孩子五年级了,学习成绩不错,在家里还有很多时间玩,我要不要让孩子在家多刷刷题,为小升初做好准备?

我给她的建议是不要,因为刷题并不是提升成绩的最好方法,而且副作用多多。

为什么刷题不是提升成绩的最好方法?

每年高考季节,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关于刷题的报道,那些堪称“高考工厂”的学校,几乎每个孩子桌上,都堆满了各种篇子卷子,有的摞起来甚至比人还高。

这让很多父母产生一个误解:要想成绩好,就得多刷题,而且越早开始越好。但果真如此吗?

1、题如海,刷不完。

每个学校都不断产生各种试卷,教辅出版机构也会不断提出针对不同科目、不同年级孩子的习题集、练习册,孩子可刷的题浩如烟海,刷题要刷到什么程度,才会让父母有足够的安全感呢?

我个人觉得这个“程度”几乎不存在,刷了很多题,一想到还有更多,大部分父母都会安全感顿失,得赶紧再多找点题来塞给孩子做。这是一辆停不下来的战车,一上车,就只能被裹挟着一路向前。

如果孩子整个K12阶段都是在刷题中度过,他正常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会全部被刷题覆盖。这样的事,不说是灾难,但无疑是歧途。

2、没完没了的刷题让人厌倦。

孩子喜欢刷题吗?我想没有多少孩子会喜欢。

经常有父母问我,孩子写作业老是磨磨蹭蹭怎么办?如果写完作业能享受一段自由、轻松的休息、娱乐或者自主阅读时光,每个孩子都会想着快点写完。

一想到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更多“作业”在等着,可能不少孩子连写完当天作业的兴致都没有了。

那些一提学习就“烦”的孩子,恐怕有很高比例,都是被父母布置的各种作业、各种刷题任务给逼成这样的。

3、刷题不解决能力问题。

一些父母热衷于让孩子多刷题,是认为题刷得多了,就能熟悉各种题型,而且提升做题的熟练程度,这样到考试时就不怕遇到陌生题型和不会做的题目了。

但实际上,考试考的并不是谁做过的题型多,而是谁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只会刷题,不会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孩子,永远考不过那些真正会解决问题的孩子。而只刷题,是没有办法帮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的。

刷题一定程度上还有一个“堵题”“押题”的作用。但出题方式千变万化,考试出题还通常会努力避开已经被各种习题集出“滥”了的题目,所以靠“押题”取巧的方式得高分,远不如靠能力应对各种考试来得靠谱。

4、刷题的事,老师会安排,父母插手可能会帮倒忙。

当然,刷题并非毫无作用,中考、高考复习中,几乎所有学校和老师都会让学生加大做题量,也就是说做一部分“刷题”的工作。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建议父母自己安排孩子去刷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绝大部分父母的职业都不是老师,即便是老师,也未必正好教自家孩子那个年级,孩子要多练习哪些类型的题目,我们是不知道的。父母让孩子刷题,很可能只是从网上找一些试卷、从各种各样家长群里“抢”来一些别人分享的试卷,或者买市面上最流行的练习册、习题集,很可能出现孩子已经做得非常熟练的题目,你还在让他反复做,孩子不会的题目,并没有真正练习到的情况。简单说,就是浪费孩子时间、帮倒忙。

帮孩子提升成绩的更好方法是什么?

刷题不是提升成绩的好方法,那更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根本的方法是通过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帮助他发展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习能力,在这个基础之上,是把功夫下在提升孩子日常学校学习的品质上,包括:

1、课堂听课品质:

日常听课品质高,老师课堂上讲的那些举一反三的方法,孩子自然就能学到。课堂上什么都没听到,可能课后作业题都不会做,再刷别的题,孩子一样也还是不会。

2、日常作业品质:

日常作业品质高,说明课堂上的内容孩子都学到了,而且能应用于作业题目。平时的作业都做得错漏百出,刷再多题都没用。

说到作业品质,真心爸妈想特别做一个小提醒:

孩子能不受干扰地独立完成作业,才能在写作业时进行足够的思考,把课堂所学有效应用于作业,但很多孩子,尤其是被陪着写作业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其实是没办法思考的,因为写作业过程中,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应对父母的各种监督、提醒、催促、纠正上。

这样,他的作业看起来是完成了,也做得都对,但他在作业上投入的有效思考是不足的,不能算是有品质地完成了作业,所以总是被陪着写作业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作业都对,考试都不会”的情况。

3、适度有效练习

纯粹刷题弊大于利,适度有效练习则非常必要。老师平时留的作业、学校的各种小测试,其实都是必要的练习,但要让这些练习真的能帮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需要父母多关注这些练习的“效果”而不是“结果”。

看结果,是看对错,看分数,一看孩子错得多、分数不佳,就马上不满、批评;看效果,是关注孩子不懂、不会的地方,帮孩子弄懂、弄会。两种关注法,完全不同。真正懂“学习”的父母,会更注重后者。

如果孩子确实持续成绩不佳,尤其是数学成绩,更有效的方式,也不是盲目地让他多做题,而是有针对性地夯实基础,基础扎实了,才谈得到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我个人有个小窍门,曾经分享给不少父母,他们都反馈说效果不错。方法是——做例题,孩子哪里特别有困难,就引导他把书上的例题重温一遍,然后把例题抄下来,不看书自己做,再把自己的解法和书上的解法对照。无论做得快慢,只要通过自己动脑筋把例题解出来了,而且和书上的解法相符,孩子对此类题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帮助孩子提升成绩,需要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只让孩子下笨功夫。刷题就是一种笨功夫,而且效果可疑,代价很可能是让孩子一提学习就头疼。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

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

已出版《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阅读手册——成就孩子一生的阅读培养法》。

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