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6年却抵不过一张试卷(这份试卷我做了六年却一塌糊涂)

学习了6年却抵不过一张试卷(这份试卷我做了六年却一塌糊涂)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9 07:17:50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家孩子每天非常努力的去学习,不仅老师布置的练习题都会去认真去做,自己也买了许多试卷去做。

而且为了提高成绩还在闲暇之余报名了补习班,但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

而班上的同学,每天上课不认真听课,爱贪玩又不爱学习,明明没有自己孩子努力上进,但是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比自家孩子要好很多。大部分家长都很苦恼,不知所措。

的确是这样,孩子每天都热爱学习,甚至是分秒必争,一天到晚就是学习,白天学习,晚上学习,甚至到了凌晨还在熬夜学习。

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这样长期做下去,一天学习上花的时间是越来越长,可是休息的时间却所剩无几,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去学习,学习效率肯定会随之下降。

紧接着从另一方面就会影响孩子的自身情绪,因为孩子会害怕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就不会再有努力学习的动力了。

这就是所谓的“低效率勤奋”,这要比孩子懒惰更可怕,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勤奋和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学习关键是看最终所获得的结果。所以说:勤奋必须要有效率,否则等于白费时间和精力。

一、“低效率”的勤奋和努力相当于懒惰

生活中大部分孩子在他努力勤奋的背后,掩盖却是人性的懒惰。低效率的勤奋,等于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就会让家长觉得孩子表面上很努力刻苦学习,但是实际上孩子却回避了学习上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具有价值的部分。

比如孩子晚上学习时,从吃完晚饭后开始学习,一直学到夜里12点,给自己定了记单词、背公式、背历史、写物理习题等任务。

但是昨晚这些,孩子却没有思考哪些知识是必考,哪些知识不考,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没有掌握,所以勤奋了一晚,最后等于做无用功。

孩子经常把十几本教材放在旁边,教材详解、5年高考考3年模拟,全都去看了,想把所有知识都搞懂,但是却没有深刻的去理解详细的知识点,“偷鸡不成蚀把米”,一样都学不好。

所以这样没有明确目标的勤奋和努力是完全没有用处的。一个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忙忙碌碌学习的孩子,基本上是处于了一个没有丝毫效率的盲目学习状态。

处在这一阶段的同学,在做任何事情时,应该先问问自己想要从中得到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又该如何靠勤奋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例如:我哪一门课差,哪一门薄弱,哪一个知识点不太懂,今天学习哪些知识点,今晚看哪些书,下次考试考多少分 等等。

孩子的努力和相应的勤奋,一定要用对地方,否则功亏一篑,只有用对了方法,才会有效率,这才是真正的勤奋。

二、勤奋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只要学习用了非常多的时间就证明他很勤奋”,这其实是个谬论。最愚蠢的的努力,花再多的时间,也是低效率的勤奋。

说明一个孩子学习勤奋的必要保证是这个孩子学习很有效率。大部分孩子在学习方面会假装自己非常勤奋,其实是在心理上为自己逃避“真正勤奋”做的一个幌子。

但也是因为所有父母都会觉得“只要长时间学习就能说明勤奋的根深蒂固的想法。实际上,是否勤奋的衡量标准永远都不是取决于时间多少,而是看孩子的学习成果和效率。

很多孩子的一些小习惯,影响他学习上发挥出时间的最大效率。如果让一天到晚用学习的孩子们去一边“勤奋”地拒绝玩耍打闹,一边又“懒惰”地刷着没有意义的题目,所得到的结果是差强人意的。

三、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勤奋”

1、时间加精神状态

有效的时间加上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达到勤奋的效率最大化。孩子应该选择在自己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点去做最重要的事。然后把有效的时间和最好的状态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绝对能做到事半功倍。

比如,早上起床适合去读英语、记单词、背课文这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有些孩子只有在晚上才能达到记忆和理解的最佳效果。所以在时间上一定要分配好。

如果没有固定的规划时间,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最佳学习状态在一天当中的哪一时刻,然后进行合理利用。这就是把时间和精神状态进行结合,用最好的时间,做最好的事。

2、学习的条理性

孩子在学习时,必须讲究条理性。我们都知道孩子在进入中学后压力会非常大,科目的增加、知识点的多,导致大部分孩子会经常乱了阵脚,不知所措。

每当面对老师布置的许多学习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不知道先去做哪一个。例如:到底是先背单词、整理错题、还是先做数学题或者复习新的知识,遇到这种情况就很纠结了,不知道该去学习哪一个知识点。

从而不能作出更好的学习计划,这也就导致了,某一科知识点不懂就会越不懂,不会写就一直不会写。

首先必须要有条理性的区分学业上的轻重缓急然后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再选择先做哪一件事和后做哪一件事

比如对自己提升学习成绩最有效的那件事,一定要先做或者先把容易解决的事情做完,回过头来多花点时间在重要的事上。

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制作一个计划表,规划好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然后贴在书桌上,每天列一个学习清单,按重要到不重要的次序进行排序,每天依次解决。这样才具有条理性。

另外有了良好的计划,当然就必须要有坚定的执行力。

每一个计划清单,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按照清单计划专注地去完成,完成后认真的检查一遍,查缺补漏,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

3、计划和执行缺一不可

科学家做过实验,每一小时的计划,抵得上五个小时的执行。这就说明,如果你的计划拟定的很成功,也进行了执行,那么学习效率一定能提高。而且你用心制定出来的计划,自己肯定会有更加想执行的欲望。

首先我们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写下自己第二天待办的事情,然后把它放在我们最醒目的位置,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按照计划专注地去完成制定的学习清单。

举个例子我们一天制定背10个单词,100天就能记住1000个单词,3个月就能记住半本词典了。

很多同学总是不能坚持完成的计划,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意识高考的残酷和高考落榜的失落感。

千万不能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计划的拟定就是白费。

“低效率”的勤奋,对于孩子来说是毫无用处的。所以孩子必须摒弃。

只有时间花对了、效率提高的努力才叫勤奋。勤奋努力的孩子学习都不会差,孩子成绩能提高的方法有很多,勤奋绝对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老话说的好“勤奋的孩子成绩未必好,但是不勤奋的孩子成绩一定不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