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这一句教育名言,
说的是教师的无私与奉献。
近日,
一张朋友圈照片引起了大家注意。
一位披着校服的男子
睡在拼凑的课桌椅上,
他的身材纤瘦,
紧锁的眉头中透着疲惫……
他是南昌市新建区新建二中高三教师
——陈翊华
高考临近,在新建二中校园内,这位“睡在课桌椅上”的老师周末仍在学校“摆摊设点”,便于有高三学生来求问。
对于自己被人拍照发朋友圈一事,
陈老师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陈翊华说:
“没想到会被拍下这照片。”
原来,当天正值高三年级家长会,身为年级组长又是班主任的他一连赶了四个“场子”,四趟家长会下来让这位有着教师“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教师有点撑不住了。
但想着还有部分试卷没有批改,陈翊华决定就在办公室休息会,等批改完再回家。 “我家离学校不远,当时就是想节省点时间,稍微休息下改完卷再回家睡。”
陈老师说,自己当时找了几个课桌椅,打算躺一会让腰放松放松,没想到就睡着了。说起这事,陈翊华总是不好意思,只是说那时“太累了。”
但谁又知道,
这一句“太累了”,
一“累”便是25个春秋。
陈翊华于1993年大学毕业,同年7月便来到新建二中担任化学老师。从教的25年中,有24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其中带过16届高三毕业班。
不同于以往理科教师给人严肃高冷的感觉,陈翊华更给人一种温文儒雅,有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面对他,你一定不会有想言而不敢言的烦恼。
当被问到是否会因为过于“好说话”,
而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时,
他表示,
老师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
“我每天会找几个学生‘聊天’,更多的是一些生活上、感情上的事情,学习上反而聊的不多,那是课堂上的事。”陈翊华说,自己就这样每天“例行公事”,从多方面走进学生,了解学生。
正是这种相处模式,
让管理班级变成了用心经营一个家,
陈翊华对每个学生都是耐心引导,
在他眼中,
每个学生都极具潜能,
只需静待,定然花开。
如此悉心的教导,自然赢得了广大学生喜爱,但搞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对于学生在校外的教育,他同样重视与家长的沟通。
“现在方便了,和家长们都有微信群,一些通知可以在网上交流。”陈翊华说,不仅如此,自己只要周末有空,或是寒暑假还会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去家访。
“家访是很重要的,学生除了在校的学习时间,更多的是家庭的教育环境,只要家长和学校一起努力,就能更好的挖掘同学们的潜能。”陈翊华说,自己每带一届班,3年下来每个学生都进行过家访。
对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倾心付出,
自然就会牺牲掉自己的时间,
由于每天6:30就到了学校,
晚上10:40晚自习后才回家,
陈翊华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加上爱人也是位高中教师,夫妻俩只能“轮班”照顾自己的孩子。他回忆道,1993年刚参加工作那会,有次小孩生病发着烧,但由于马上考试,不想耽误大家的课程就没有请假,每次上完课再赶回家照顾。
““在这方面,我很对不起自己的孩子,陪他们的时间太少了,心里很愧疚。”陈翊华说,自己就像在教室安了家,成天都“睡在课桌上”。
“他说:“别人总问我当24年班主任,难道不烦吗?我要说,正是因为和学生们一起,我很快乐,因为他们的成长,我就有获得感。”
也正是这种付出与坚持,
陈翊华将每个学生都当作了自己的孩子,
他就像一道配不平的氧化还原方程中的还原剂,
只“失电子”,不求任何回报。
最后,
陈翊华提醒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
要调整好生物钟,
清淡的饮食,
考试时要用轻松来理顺思路,
用自信去解决难题,
稳住心态,
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