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试卷不认真(孩子做试卷不认真怎么跟老师说)

孩子做试卷不认真(孩子做试卷不认真怎么跟老师说)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9 05:52:09

「我是楚妈,喜欢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育儿想法,欢迎您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每一次孩子考试考完,成绩下来时,发现考得不理想,我们都会给孩子分析原因。

可能孩子对着做错的题目会委屈地说:“这道题我会做的,考试的时候看错了,下次我一定认真点”。

在和很多父母聊天时,说到孩子的成绩,经常能听到有很多家长会说这几句话。

“我家孩子不是不会做,只是因为粗心看错了。”

“这次考试其实我家孩子都会做的,就是不够认真。”

前几天就有这么一位,浩浩三年级了,他的妈妈咨询我说:“杜老师,我家孩子每次做作业毛毛糙糙的,很多会做的题目做错。

考试的时候也一样,明明会做,就是不够认真,和他说了好几次了下次注意,但是下次考试还是会发生这种事,真的太气人了。”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陈金霞老师就曾经说过一句话,虽然听起来扎心,却很有道理。

孩子粗心其实比不会做更应该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粗心的问题更严重。

很多时候,家长认为孩子很聪明,题目都会做,只是不够认真,太粗心了所以才导致题目做错了,下次注意点就可以了。

却忽略了“粗心”和“认真”其实就是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体现。

在评价一个孩子学习能力时,我们常用脑子聪明来描述,从来不把“粗心”当作一个问题。

习惯性地把“粗心”忽略掉,认为只要孩子认真起来、仔细点就能不粗心。

事实上,就和“认真”一样,粗心也是一个习惯,而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孩子在一次次考试中反复做错简单的题目。

在改掉孩子“粗心”这个习惯前,我们必须要明白孩子为什么粗心。

原因一:孩子的专注力太差。

很多孩子很聪明也很活跃,但是很难静下来做一个安静的事情。

这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发现的,比如孩子在一边玩玩具,父母坐在沙发上聊天。

本来孩子在边上自己玩挺好的,但是在父母聊天时不由自主地就被父母说话吸引了。

不停地回头看父母,或者竖着耳朵听父母讲话,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自己在玩的玩具。

这样的孩子我们说很难专注地做自己的事,虽然看起来很灵动,但是思维太发散,太容易被外界干扰。

因此在考试或者做作业时也一样,无法更专心地应对试题,没法让自己的心沉下来思考题目。

原因二: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太弱。

我们都说眼中看到什么,瞬间脑子中就联想到什么,比如我看到羊,我就联想到茫茫草原。

这个联想和识别能力其实每个孩子是不同的,这就是视觉感知能力的强弱。

可能跟多父母会觉得这有什么区别呢,你可以想一下,同样的一个题目,不同的孩子一眼扫过去。

在单位时间内的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虽然这个时间长短差距不大,但是面对大篇幅的试卷时,这么一点小差距就变成了大区别。

所以有些孩子看到试题瞬间就把关于试题的理解、试题延伸的内容和方向、试题中得到的启发搞明白了。

但有些孩子这个能力就比较弱了,体现在阅题能力上就比较差,看起来很“粗心”。

原因三:平时做题的不良习惯。

我们都知道,平时做作业的气氛和环境相对宽松,老师也不会太较真作业的质量。

因此有些孩子在平时做作业时存在马虎、随意的习惯。

并且认为平时没有关系的,我只要到考试时认真点就行了,反正都是会做的题目,平时随便做做就行。

之前我和其他家长说过一个例子,就是平时在家做作业时坚决不能让孩子用计算器算题目的问题。

必须要求孩子一定要学会口算或自己在纸上打草稿算。

很多孩子在学习分数乘分数的题目时,嫌算算麻烦,用计算器,结果到考试时连基本的列算式计算都漏洞百出。

因为学习是有一个惯性的,在平时很随意的学习习惯下,很难在考试中立马就紧张起来不犯错。

孩子在考试中做错简单的题目不可怕,可怕的是持续地犯同样的错误,还是以“粗心”的理由做借口。

可能会有家长会说,我家孩子就是这样,那么如何才能从“粗心”的泥潭里拉出来呢?

1、重视每一次作业和练习。

一些优秀的孩子是不会给把考试和平时作业做区分的。无论做任何题目,对他们来说都会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绩很好的孩子,他们在平时的作业表现、背诵默写都是同样优秀的。

他们不会去在意这个作业重不重要,始终按自己固有的节奏去完成。

因此需要引导孩子珍惜每一次作业和练习的机会。

2、给孩子单独的空间和时间做某一个事情的机会。

比如孩子做一个手工。你可以让孩子在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时间里完成,而不是一边吃东西,一边喝水。这样很难提高专注度。

必须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做某个事,不被其他无关的事物打扰。

3、多一些认真和细心的心理暗示。

人类幼崽是非常奇怪的,你越鼓励他们就越听话,你越吐槽,他们反而越自暴自弃。

因此平时多对孩子认真完成的事做鼓励和表扬,暗示孩子这样做的好处。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书桌、书包,书籍。这些整理活动也能提高孩子的认真有序的习惯。

在潜移默化中改掉大意、随性的坏习惯,慢慢养成沉住气的良好品质。

粗心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进入社会都很不利。

试想谁都不会喜欢一个毛糙、容易出错的人,而对于这个坏习惯只有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改正。

文/楚妈(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