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卷子会被单独抽出来吗(不小心瞄到别人的试卷算作弊吗)

作弊卷子会被单独抽出来吗(不小心瞄到别人的试卷算作弊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9 05:00:42
前几天,浙江教育考试院发布了3条重磅消息,对今年高考期间12名作弊考生作出了处理意见——

■4名考生所报名参加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

■4名考生所报名参加2020年7月浙江省高考和选考的各科成绩无效;

■2名作弊考生所报名参加2020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

■2名作弊考生所报名参加的2020年职业技能考试各阶段成绩无效。

12名考生的作弊手段——

7名考生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参加考试;

5名考生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

处理依据——

为了规范各级各类考试,杜绝涉考人员的舞弊行为,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该《办法》全文一共有四章34条。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对考试舞弊考生所作出的处理决定,依据是第六条和第九条。

那么这两条都规定了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

■第六条所规定的内容是认定考试作弊行为的:

上述九条基本涵盖了考生在考试中的舞弊行为。

■第九条所规定的的内容就是根据考生的舞弊情节所做出的处罚措施:

考生有第六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

高考不是儿戏,容不得造假

最近这段时间,网络曝出的王娜娜、陈春秀、王丽丽、苟晶等人被他人冒名顶替上学的舆情信息,就像一枚枚炸弹,炸到了民众心里的痛点。

原本严肃、公平、公正的高考、招生,被有些违法乱纪者打破了规则,践踏了教育的公平,触碰了法纪和道德的底线。

似乎更多的人对这种冒名顶替者是零容忍的,对高考考场作弊行为倒显得比较宽容了。

前几天,网络平台爆料,有个学生携带小纸条进考场,监考老师发现后既没有没收,也没有制止,更没有记录在案。

很多网友包括有的老师,竟然为这位监考老师点赞,说他是好老师,对考生具有同情心。

我去!

对作弊考生具有同情心,觉得寒窗苦读不容易,一旦认定作弊可能全部清零,心有不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其他寒窗苦读、遵规守纪的考生就公平了吗?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的考生可能因为抄上一道题,就能把有些考生给踩下去。

试问:考试舞弊行为与那些冒名顶替者又有何异?

高考作弊与反作弊

作弊与反作弊就像老鼠与猫、魔与道一样。

作弊行为伴随着考试而产生的,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心理或者作弊行为。

放眼我国古代历史,自从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考试作弊、考场舞弊行为贯穿始终。虽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是作弊、舞弊行为并没有杜绝。

特别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备受全国各界的瞩目。

❶有些平时不认真读书、学习的学生,把心思就用到了如何在考场内作弊上:

枪手替考、无线电作弊设备、小抄、旁窥其他考生的答案等等。

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作弊手段也在不断提高:

人脸识别仪、安检门、无线电信号检测车、金属探测仪、考场监控摄像头等。

❸除了技防以外,人防的力度也增强了:

■考场内有2名监考教师,一前一后,一站一坐。目光要对全场考生的考试行为进行巡视。

■监控摄像头的后面,就是电子监控室,有7、8双眼睛在盯着大屏幕,巡视着整个考点内所有考场的情况。

■考生入场的时候,还要经过四核对:身份证、准考证、存根和考生本人。

❹考试作弊行为认定存在的薄弱环节:

考生携带资料、设备等都能被机器识别或者人工查出来,有据可查。但是对有些考生偷窥其他考生答案的行为,不好界定,并且很难取证。

因为考生可以做到头不动,但是眼球可以转动。在没有实行AB卷的省份,左右邻桌的答案就有可能被抄袭到。对这种作弊行为,监控摄像头是无法拍到的,监考老师也无法认定。

因此,真要彻底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对考生的旁窥情节如何进行限制有必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思考。

观点

既然有考试,那就必须遵守考试的规则。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且还是一个人诚信度的重要体现。

对违纪考生或者参与作弊的涉考人员,一旦查实,不仅仅取消考试成绩和考试资格,而且还要拉入诚信的黑名单。

不加以重罚,不让舞弊者感到疼,恐怕还有不少人心存侥幸,冒险一试的。

全国高考过程中,作弊的绝非仅有浙江省,有些地方的监考、涉考人员抱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态,对有些作弊行为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进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这里,为浙江省维护高考公平与正义的行动点赞!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