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该着手训练答题了。
今天,铎子采访了一位担任过新传考研阅卷工作的老师,老师从他多年的阅卷经验出发,给正在备考新传的考生提出了一些答题建议
阅卷人说
先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考研专业课阅卷一般是“谁出题谁阅卷”,一般不会出现多人同阅一道题的情况,根据每年报考人数不同,老师改试卷的强度也不一样。通常为了保证阅卷打分客观性,老师们会提前随机抽一部分(10份左右)试卷预打分,整体判断一下当年学生答题水平,大致划定不同的得分的区间。从这个操作来看,专业课阅卷的“主观性”不可避免,但是这里的主观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整体主观,不针对个体,更不会针对不同学校的学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学校给分整体偏高或整体偏低。
新传考研专业课是自主命题,试卷目前绝大部分都是手写答题纸的形式,阅卷自然都是人工阅卷,所以卷面整洁非常重要。具体来讲,整洁就是整体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行间距和字间距整体一致、上下左右尽量对齐,这是印象分。
其次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小标题”。文科答题从来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是你的表述要围绕题干,语言要较为学术,要点必须清晰有内容、有逻辑,切记不可直接乱套论文,尤其不可“乱拽词”。作为阅卷老师,我一旦看到学生毫无思考,直接搬运论文标题,或者故意用一些不知哪里搬来的“新词”把很简单浅显的现象说的晦涩难懂且空洞无物,这在我手里只能拿到笔墨耗材分。
提醒新传考生,你们答题时要抛弃“标准答案”的想法。小标题要有,但是必须言之有物,要点相互之间有逻辑关系,千万不要为了“炫技”去搞一些空洞无物的文字,多积累业界案例,随手可以拿来分析,多读一些好的论文,但是要学会论文的思维和表达,不能套用一些连你都读不懂的论文语言。
老师在文中强调了小标题的重要性,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
小标题在中的作用,那可谓是“点睛之笔”。如何让老师在阅读了大量的卷子,看过千篇一律的答题模板后还能眼前一亮,就要看你的小标题写的怎么样了。然而,小标题写得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考验厚积薄发的功木铎期刊班团队通过研究近年真题与导师核心论文,总结出写小标题的几点技巧。这个暑假,陪你打下坚实的答题基础
1.小标题是论述题的眼睛
考场上三个小时的时间很短暂,而老师们判卷的时间也很紧张。曾经有导师说,改卷的时间很快,往往通过开头和标题来判断大致水平。因此,一个亮眼的小标题可以帮助你快速抓住老师的眼球,在论述内容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2.告诉老师:我有知识储备
小标题是论述内容的精华和凝练,体现着你的思考逻辑。小标题起得好,不仅展现了你对这道题目的理解和思考,还可以看到你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路径;如果小标题中包含学术化名词(下文详细有方法),还可以让老师看到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向老师展示你的知识储备。
3.告诉老师:我有文学素养
一个好的标题,关键在于句式结构、标题内容和学术用词是否高级和规范。高级的文字和用词可以体现出个人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新传作为人文学科,优秀的文学素养是学术写作的基础,也是老师判卷的标准之一。
什么样的小标题是好的?
要想写好小标题,不能硬着头皮一股脑瞎写,在写之前一定要先明白什么样的小标题才算是好的小标题,才是可以在千百份试卷中抓住阅卷老师眼球的好的小标题。下面铎子就用一些论文小标题带大家感受一下
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造成的潜在消极影响:
1、虚拟的主体:身份认同错位
2、虚假的内容:制造新闻事件
3、虚幻的场景:受众感官亢奋
论文:《技术的界碑: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的挑战》
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的挑战:
1、由混沌到清晰:新闻真实的技术界碑(技术层)
2、由事实到虚拟:新闻真实的边界模糊(影响层)
3、再现还是虚构:技术的边界之问(辩证思考层)
论文:《技术的界碑: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的挑战》
反转新闻的传播影响:
1、基于媒体公信力严重受损,反思“事实真相”呈现更为复杂
2、基于利益团体的矛盾冲突,倒逼公民集体认同感的建构
3、基于网意与法意的现实较量,寻求网络问政无影灯效应
论文:《反转新闻的叙事框架和传播影响》
大家可以思考下,这三组小标题好在哪里呢?
首先,这三组小标题的格式都对仗工整,字数控制的基本一致。看起来成体系的,思路清晰;
其次,内容清晰,逻辑明了。除了格式整齐之外,小标题在于突出核心内容的,在上述的小标题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一个明确的指向,例如,主体、内容、场景、媒体公信力、集体认同感、无影灯效应...那么,我们可以直接从小标题中获取到有效的信息,这也是优秀小标题所具备的特质。
小标题撰写注意事项
1. 编号要正确
在写论述题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多级标题的情况,有的学生标题写的很好,但却写错了编号,阅卷老师看到后印象分会直接为负!所以在这里,大家一定要记得标题从一级到五级的顺序依次是:一、(一)、1、(1)、①
2. 字数要适度
小标题重要的就是简洁、凝练,让老师一目了然,如果把小标题写的和论述段落一样长,就失去了小!标!题!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般的标题控制在8-15个字之间最为合适,小伙伴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3. 内容要直接
小标题是论述段落的核心,是论述的精华所在,也是对论述段落的总结和概括,所以,小标题一定要体现出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论点!以最直观的方式告诉老师你这一段想要说明的是什么,同时一定要记得在具体论述的时候,内容和小标题呼应,不要出现小标题和论述内容不一致的现象哦,不然阅卷老师也是会酌情扣分的!
4. 格式要工整
这一点是基于前两点之上的要求,一个工整对仗的小标题会一下子增加老师对试卷的喜爱程度,如果论点紧扣主题,段落中没有太大的逻辑问题,分数基本不会差,即使你回答不熟悉的题目,只要肯在小标题上花点心思,老师也可以感受到你的能力!
1. 逻辑整理
拿到一道论述题的时候不要着急,首先要先学会拆解题目。一道论述题通常不止一问,一般来说包含2-3问,这也意味着,回答的方面至少包含2-3个一级标题。根据题目要求,通常回答的题目类型有:特点、原因、困境、影响、措施等。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回答的逻辑顺序,排列好每一板块相对应的内容。
例如,我们在回答“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应该如何和引导”这一问题时,首先思考,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具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哪些不良影响?鉴于这些影响,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和规范?这样,我们就会出现,问题是什么(特点)、影响、怎么做三大板块。
2. 逻辑体现
有了这样的答题思路和逻辑,那么如何体现在小标题中?制作小标题的第二步,就是从你的思路和论述中确定出你最想表达的观点,这里期刊班的金牌团队整理了四种方法,手把手喂饭保证大家都可以学会写亮眼的小标题
- 主体并列法
主体并列法是按照回答的主体分类,从不同主体角度出发进行阐述,每一个小标题之下的论述段都是围绕这一主体的层面展开叙述的,在写作时,通常将具体的主体名称展现在小标题中,这样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明白你的回答角度,读懂你的回答逻辑,例如:
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之路:
1、机制创新:整体统筹与专项突破
2、产品研发:矩阵设计与平台打造
3、人才培养:技能提升与队伍调整
- 前因后果法
前因后果法顾名思义,原因和后果同置于标题中,并保持一前一后的因果逻辑,前半段是原因,后半段是结果,什么样的因造成什么样的果。这种小标题多用于回答“为什么”、“困境”、“问题”一类的题目,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例如:
当前主流价值引导的困境:
1、传者中心地位消解,异质文化干扰主流价值
2、受众的对抗式解读,主流价值传播失去准心
3、网络文化内容区隔,话语壁垒抑制价值引导
- 对比法
对比法通常采用两个小句的格式,为了凸显对比,小句的内容往往是意义相反的,此类方法常应用于回答“xxx的利弊”或者在回答“影响”题目时,可以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一并回答,例如:
爱国主义在网络传播中的利与弊:
1、集聚爱国力量,却助长了群体极化
2、构建共同记忆,却加深了传播隔阂
3、再生产爱国主义,却淡漠了现实行动
- 理论法
理论法的使用可以看作一种偷懒方法,即把论述中所用到的理论放到小标题中,为什么说他是偷懒,因为我们在写论述题的过程中本身就需要理论的支撑,一来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逻辑,二来也可以让小标题更加高大上,三来可以让阅卷老师看到我们理论运用的能力,这么好用的方法,大家还不快点试一试!
短视频存在的优势:
1、使用与满足:“阅众参与”的全民狂欢
2、媒介即隐喻:场景化传播助力智能互动
3、主动议程设置:平台矩阵助推正确舆论
3. 语句修饰
第三步就是优化语言,这时候要将小标题的格式以及词汇的运用考虑进来,例如:
- 专业性词汇的使用
专业性词汇的使用可以包含两个方面,一种是上述所讲的理论法,把理论名词用于小标题制作之中;另一种是除理论之外的一些专有名词解释,例如,塔西佗陷阱、无影灯效应、寒蝉效应等等。
- 同系列词语的使用
有时为了让标题更加充实,我们会通过加一些相关的、同系列的词汇来丰富我们的标题,这样的词汇不构成更多意义,目的是让标题更加完整。
1、互动式参与:构建共同抗疫的群体感
2、见证与希望:释放焦虑和恐慌感
3、身份认同:中国自信及中国速度的认同感
这些从论文中学习论述题小标题的写作方法你学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