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的战火刚刚平息,孩子们的成绩也已水落石出。有人欢呼雀跃,那是努力的汗水浇灌出的绚丽之花;有人黯然神伤,或许是考场发挥欠佳,亦或是知识体系存在罅隙。此时,家长的态度堪称关键之匙。
就像我邻居家的孩子小明,一直以来学习都很努力。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他进步非常大,尤其是数学,考了全班前五。他的父母特别高兴,但并没有因此而冲昏头脑。他们在表扬小明的时候,引用了“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还和小明一起分析这次数学能考好,是因为平时整理错题本这个方法很有效。他父母对他说:“宝贝,你这次考得太出色啦!我们知道你付出了很多心血,你整理错题本的习惯真的很棒,这让你把很多容易错的知识点都掌握得很牢固呢。咱们一起看看你是怎么做到这么优秀的,以后也要继续保持哦。就像华罗庚说的‘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你的勤奋和积累得到了最好的证明呢。”小明听了之后,也明白了不能骄傲,学习更有动力了。
另一位朋友的孩子小红,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尤其是英语,分数比之前下降了不少。小红拿到成绩后特别沮丧,觉得自己很失败。但她的父母并没有指责她,而是安慰她。她父母说:“我知道这次没考好让你有些难过,不过这只是一次期中考试而已,咱们一起找找问题所在,下次肯定能进步。你看爱迪生,他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他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这次英语没考好,咱们可以一起分析分析,是单词没背好,还是语法理解有问题呢?这次的挫折能让我们发现不足,从而更好地前行。”在父母的鼓励下,小红不再那么消沉,开始和父母一起找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小刚在语文的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家长和他一起分析试卷时,发现他答题时不够仔细,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家长鼓励他说:“别灰心,小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肯下功夫,多阅读、多练习,一定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此后,小刚每天都会抽出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是重中之重,这不是要对孩子的错误兴师问罪,而是要帮助孩子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是因为粗心,还是某个知识点没掌握?无论是数学公式的运用,还是语文的阅读理解,都要耐心地和孩子研讨。比如,有个孩子在数学考试中,总是在计算三角形面积的题目上出错,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发现孩子是对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高的概念理解有偏差,经过讲解,孩子很快就明白了。 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有些孩子可能会因成绩不好而压力巨大,有些则可能因考得好而产生不该有的优越感。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成绩,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期中考试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鼓励孩子目光放长远,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就像朱熹说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珍惜时光,持续努力,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
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的高情商应对,会成为孩子前进的强劲动力,也能帮助他们更淡定地应对学习中的波折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