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每次做试卷都会把判过分的卷子让孩子拿回家给家长签字,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好,通过孩子做的试卷,看看孩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昨天放学孩子拿回来一张数学期末测试卷考了92.5分,历史最低分。应该是对这个分数自己也不满意,情绪不高的说我粗心了,本来都会的。
我把她的试卷做错的题目都看了一遍。
1.错了一道填空题,这个类型的题头天刚做过,当时不太懂题目问的什么意思,我给她讲解了一下,应该是掌握的不太透彻。
2.有一道判断题,比较分数大小的,分子一样,分母不同的分数比较方法掌握不好。
3.漏了一道填空题没做,还有一题让写估算值的写了精确数,这两题是真正因为粗心失的分。
3.还错了一道计算题,是乘法计算把进位数搞错了。
看,这就是女儿说的粗心错的几道题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仔细分析粗心错的这几道题却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下面来总结一下有哪几种原因容易引起粗心。以及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解决方法:对这种题型的题多做几遍,在做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了解透彻,达到融汇贯通。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解决方法:让孩子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能把解题思路和做题过程讲解一遍。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粗心,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的问题
解决办法:要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看清楚题再做。另外,有的孩子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粗心,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解决办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家长的反思:粗心反应出来的是孩子在所学内容上出现的问题,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的漏洞。要培养孩子养成以下几个好习惯减少粗心的情况发生。
一、慢慢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二、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孩子认为草稿纸不用注意书写问题,习惯随便乱画。检查时又得费劲的去找。这时候,如果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就不会出现写错答案 ,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做题正确率就会提高。
三、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
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四、深挖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孩子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
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五、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慢慢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