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脑洞”已经超越了家长的想象范围,偶尔产生的“鬼点子”让老师都自愧不如,但更多的时候,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学生也有因为耍小聪明“丢丑”的时候。
犯了错误,等待学生们的,可不只是找家长,小学生最怕找家长,当老师说出这样的话时,学生就得把自己做的事都交代出来,老师也会酌情考虑,是否真的需要家长到场,问题才能解决,更多的时候,都会以学生写检讨书为结束。
说到这个检讨书,有的同学写的时候态度十分诚恳,就快痛哭流涕反省自己的过错了,老师看了之后也能原谅。有的同学却反着来,写检讨书的时候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虽然表面功夫做得很好,但老师要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学生写的是个藏头诗。
小学生“检讨书”中暗含藏头诗,拐着弯地损老师,一点面子不给小学阶段,应该是学生最崇拜老师的阶段,在学生的眼中,老师似乎无所不能,又能讲课,又能做对试卷上的所有题,还能带着学生一起玩耍。
这种对老师的尊敬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被淡化,然后课堂上就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溜号、传纸条等行为,如果被老师抓了个正着,都不用课下到办公室去,直接一个检讨书就安排上。小学生调皮捣蛋惯了,就连检讨书中也藏着玄机,比如小学生在“检讨书”中暗含藏头诗,拐着弯地损老师,就让老师哭笑不得。
明明是检讨书,写着写着,小学生就容易跑偏了,直接在检讨书中埋下一句话,要是老师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这位同学的小心思,“老师我不服”,这样的话,要不是斜着看,还真是被略过了,但老师是什么人物,一眼就能看穿学生的小伎俩,学生还在为自己的创作窃喜,老师已经通知家长了。
其实这些学生的创作也不是凭空想象的,现在互联网发达,很多套路都是学生从网上学来的,家长有时候都得惊讶于学生的创作,殊不知这些质量低下的内容会带坏学生。
比如学生嘴里常喊的“老六、老八”,竟然也被放进了自己的检讨书中,老师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过错,学生倒是厉害,直接嘲笑老师,其实这种行为不是小聪明,而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的尊重师长,好像没法发挥太大的作用。
有的同学直接将自己不服的情绪用画作表示出来,画一个跪着的小人,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里负荆请罪的故事倒是让学生派上用场了,但是这配的文字,又暴露了学生的心思,没有反省之意,就算是写一万字的检讨,看来也没有作用。
如今的小学生,越来越让家长觉得难教育了,明明是学生犯了错,但家长还得苦心孤诣地劝说一番,生怕哪一句话说重了,让学生产生敏感的情绪。
而学生这种明着“损老师”的行为,也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要是觉得好笑,笑一下就过去了,可能学生年龄越大,就越不好管教了。
学生写检讨书的目的是反省错误,以此为鉴,以后不会犯相同的错误,但要是写检讨书的时候态度不端正,就会出现这样的效果,老师还得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对待。
在看到这样的检讨书之后,先别急着叫家长,找学生面对面沟通,最好是双方都坐下来好好谈,老师别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学生说话,让学生放松下来再耐心解决这样的问题,老师的“急事缓办”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愧疚,从而反省自己。
平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多制定规则,让学生拥有规则意识,小学生还没有到正经的青春期,叛逆的情绪要少于初中生,这个时候老师做好引导是很关键的,家长也应该参与进来,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听之任之,提倡的快乐教育是用在平时的学习上的,犯了错误还是得客观对待。
笔者寄语:尊师重道、热爱祖国,这应该是学生从小就被熏陶的好品质,在学生做到这样的要求后,家长可以适当鼓励,没有做到的时候,也得督促学生按要求去做。
今日话题:你觉得小学生的“检讨书”能反映出什么问题?(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