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近日,衡阳市政府组织举办以“寿比南山,雁鸣衡阳”为主题的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山河揽胜】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1-3题。
漫步在南岳长廊,总能让人感受到心旷神怡的悠然自在。时光流转,动静之间,独特的美韵传承,展现着这里别样的魅力。春天时盎然生长,秋日里叠翠流金,冬雪下银zhuāng素裹。来东洲岛走一走,置身于桃浪与香樟的浪漫,那一片片____(①摇摆 ②摇曳)的绿叶,在初夏的微风中翩翩起舞,让平日里奔波的心在这里找回宁静。三水汇流处,锦绣石鼓山,走进曾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阅览书香名迹,字里行间,与前人对谈。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主席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或者拿起笔,于伞面描绘春秋,亲身探寻衡阳沉淀千年的诗意之美。不觉间,仿佛已经跨越了时空。诗意的人生不容____(①崇敬 ②亵渎),不应矫揉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温文尔雅,使诗意与人生____(①相得益彰 ②相形见绌)。传承好诗词文化,对涵养民族精神、安顿个体心灵和提高文化自信,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外,习惯了走得快,在衡阳,脚步可以慢一些,一起去发现这座城的不同面貌。随意打打卡,“虚度”一点儿细碎的光阴;走走停停,感受生活里的细节,才不会错过这里的每一处好风景。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后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继承好诗词文化,对安顿个体心灵、涵养民族精神和提高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B.传承好诗词文化,对提高文化自信、培养民族精神和安顿个体心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C.传承好诗词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涵养民族精神和安顿个体心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D.传承好诗词文化,对安顿个体心灵、涵养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精神如炬】
自强不息,担当使命。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名言、名人事例,请阅读材料,完成4-5题。
材料一
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泰伯》
③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
④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⑤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材料二
终成大满贯!从2016年夺得世界杯冠军,2021年取得世乒赛冠军,2024年摘取奥运会金牌,8年过去,衡阳籍运动员樊振东终于在乒乓球的“最高殿堂”里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践行着“我要向前跑,不会回头”的宣言。巴黎奥运会中,樊振东发挥稳定,落后时稳扎稳打,优势时不骄不躁,接连战胜数位名将,展现出冷静、沉稳的大将之风。赛局常有惊险之势,樊振东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没有徘徊,也没有动摇。”坚定的内心与强大的实力让他一路过关斩将,赢得金牌。回顾职业生涯,面对瓶颈,他勇于革新打法,以创新思维突破技术桎梏;面对失败,他更加坚韧不拔,将挫折化为前进的动力。樊振东以自身诠释着勇攀高峰、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这些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3分)
A.祖逖闻鸡起舞 B.毛遂自荐
C.范仲淹断齑画粥 D.苏秦刺股苦读
5、如果你作为记者采访樊振东,请根据材料,结合语境,补全采访内容。(4分)
(1)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樊振东:每天比赛其实都需要全身心投入、专注,我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比赛中,不去想输赢。更多的还是在投入,在球落地之前想尽办法。不管对手发挥的怎么样,我都会坚定信念,向着战斗到最后一个球的目标前进。
(2)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
樊振东:“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春时期正是读书、拼搏奋斗之时,愿同学们在新学期中,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诗文咏志】
6、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想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人生中的欢乐和失败,我们应有《岳阳楼记》中古仁人“ , ”的心态。
(3)月华如水,静静地铺满大地,给万物披上了一层柔和而神秘的纱衣,让人不禁生出无限遐想。请写出描写月亮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1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书法是一门对汉字艺术化书写的艺术。据此,可确定书法作品的判断标准:一、所写对象为汉字且内容健康;二、字迹具有艺术性。根据书法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可以确定书法的历史应当从甲骨文算起,一直到当代以汉字为创作载体的各种探索。根据“艺术性”规定,并非所有的古代文字遗迹都可称为书法艺术品,只有具备相当笔墨技术支持,又注入了深厚人文情怀的那些书迹才可称为书法。书法艺术品应该是可以作为人们师法对象的“法书”,因为书法应该为世人提供某些营养——或者在笔墨技巧上可供学习,或者在精神层面上能打动人心。
(选自《中国书法发展简史》,有删改)
【材料二】
汉字书体的演变
(改编自《中国书法十五讲》)
【材料三】鲁迅说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那么,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呢?简而言之,要欣赏书法作品的“形”与“神”。形,是指由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结构,整幅字的布局;神,是指书法作品的神韵,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笔画多变且适宜。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组合而成,同一个字中的相同笔画的长短、粗细、浓淡必须有所变化。这样,字才显得灵动。
2、字的重心稳健。字有千姿百态,但字的重心必须稳健。
3、字势自然。王羲之主张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他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4、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需一气呵成,气韵贯通。章法上的所有变化都根源于“阴阳对偶”这四个字,包括大小、粗细、轻重、阔狭、长短、连断、虚实、缓急、渴润……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断而意相连,适当留白,疏密得当。好的作品既要体现书写者的独特性情、气质、境界和格调,又要有能够将其表现出来的精熟技法。
此外,还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下面两幅作品都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是平和愉悦时所书,《丧乱帖》是极度哀痛时所写,二者呈现出不同的气韵。书写者不同的“情”赋予了书法作品“神”的变化。
(选自孙晓燕《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探析》,有删改)
7、【了解书法】根据材料一、材料三,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一幅字所写内容是汉字,且具有艺术性,就可判定其为书法作品。
B.书法艺术品能为书法学习者提供书写技法的借鉴,丰富书法欣赏者的精神世界。
C.书法作品的“神”,是指字的笔画、线条、布局和整幅字的章法、神韵、情感等。
D.书法家在极度哀痛时创作的书法作品,在气韵上会大打折扣。
8、【概说演变】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于汉字书体的演变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骨文,分离扇刻在龟甲兽骨上,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
B.隶书,由金文简化而来,横平竖直、撇捺开张,有一种飞动感和对称美。
C.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比楷书更加灵动。
D.草书,出现于西汉晚期,是书法史上的革命,为以后各种书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9、【赏析书法】下面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请运用材料三的知识,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艺术美作简要赏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2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瓦有魂魄 李 晓
①这些年时常回老家,差不多都是静悄悄一个人,因为我回去,是要看那一片屋上起伏的青瓦。一个人独坐山梁,看青瓦,我冥想很深,有时幻化成一只停留在青瓦上啁啾的鸟。
②我老家那些房上的青瓦,如今,和房顶上的老烟囱一样,渐渐消逝在天光云影之下。我用凝望的目光,把它嵌入到记忆的瞳孔里储藏,成为永久故乡的一部分。
③我老家房上的青瓦,也是土瓦。据说从西周开始零星使用,自东周广为传延。我看见最老的瓦,也只有一百多年历史。那是在一个古镇子上,风一吹,吊脚楼上的房顶,那青瓦上的鸟粪,簌簌而落,竟扑进到嘴里几粒。那次,间接尝到了瓦的一点味道,因为那鸟粪毕竟在瓦上风雨里浸透和缠绵过。它有一点苦,有一些涩,这像我一直咀嚼过的那些人生况味。
④在我故乡乡场野外,有一烧瓦的瓦窑。一个少年,曾经望着炉火熊熊,那些泥土做成的瓦,我似乎听见它们在火中的嘶鸣。泥土转世为瓦,这些瓦,被一些喝了高粱酒、红苕酒的汉子挑到山坡上、沟壑里、大树旁堆下,把瓦一片一片盖上房顶,成为新房。
⑤就在那些瓦下,我的乡下亲人,还有老乡,他们卑微而倔强地生活着,在泥土里匍匐、翻滚,最后,归隐于泥土。
⑥前年我回到老家村子,整个村庄在风里孱弱地呼号,像我写诗的一张纸那样薄了,整个村庄,就剩下了不到一百号人,他们,坚守着,如在守魂。梁老汉,就是守护村庄最老的一个人,他八十七岁了。
⑦我想在梁老汉家住一晚。梁老汉还腿脚麻利,用柴火烧饭,用土碗盛菜。梁老汉往土灶里添柴时,腾起一股烟,从灶里急着飘荡出来,窜上梁顶,从青瓦的缝里扑出去,与天空中的雾霭汇合。晚上,下起了雨,我同梁老汉闲聊,听瓦上雨声,想起一些流光,如安魂曲。
⑧第二天早展,我一个人坐在山坡上,望着梁老汉那青瓦房顶,那些层叠的瓦,如在苍凉之水里,老鱼起伏的鳞。这老瓦房,经过了那么多年风霜雨雪的飘摇,还像梁老汉一样健在着,梁老汉带着得意的神情告诉我,有一年不远处遇到了泥石流, 房子居然没被冲垮,这就像一些卑微之人的命,顽强。青瓦上,有深深浅浅的青苔覆盖,瓦被浸透得草一样的颜色。我有一种冲动,坐到房顶上去,喝一碗老酒,醉了,就把青瓦当床睡去。
⑨我想起城里的诗人老马,有一年看到大水从逶迤群山而来,因为要修电站,老城的下半身,就要在波涛之下睡去。老马就一个人提了酒,坐到了他祖上留下的瓦房顶上,他边喝边哭,边喝边唱,手舞足蹈。我就在瓦屋下,守护着我的这个诗人朋友。
⑩而今,在老马的书房,还有几片瓦,那是他从老屋顶上抢救回来的。有一天,我去看他,老马出去跑步了,他要锻炼,减脂肪,减欲望。门没锁,他似乎知道我要来,那是一个大雾天气。我推开门,在他书房,我摩挲着那青瓦,都感觉到有老马的多少掌纹了。望着那青瓦,我一时恍惚,想起多年以前,它在炉火里的冶烤,滚烫的温度,而今,冷却在一个怀旧者的房间。我在老马那里看见一句诗,他说,火焰一旦凝固,就成了白色,比如水里,就有白色火焰。那么,泥土呢,它在翻滚的大火里,冷下来后,是不是就是这瓦的颜色,被氤氲时光洗染,流光浸泡,成了青,黑,褐色……
⑪老马回来告诉我,他感觉自己活得就像这老瓦一样,人生从喧哗到沉寂,从沸腾到冷却,到最后,自己把自己收藏,安放。
⑫听老马这么一说,我忽地感到,瓦是有魂魄的,它伴随着人世有情人,成为时间重量的一部分,成为命运涌流的一部分。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曾间接尝到了“瓦”的味道,那种苦、涩的味道能让作者联想到人生的滋味。
B.第④段中“我”似乎听见了泥土做成的瓦在火中嘶鸣,表达了“我”对瓦的怜惜。
C.文章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事,便于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及抒发情感。
D.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身边寻常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11、文章围绕青瓦写了关于人的哪些往事?请简要概括。(4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品析词句。(4分)
①整个村庄在风里孱弱地呼号,像我写诗的一张纸那样薄了。(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②有一年不远处遇到了泥石流,房子居然没被冲垮。(朗读时,哪一词语应该重读,为什么?)
13、作者为什么说瓦有“魂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分)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题。
江汉①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②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③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④,不必取长途。
【注】①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江汉,指长江、汉水之间。②乾坤:代指天地。③永夜:长夜。④老马:这里是诗人自比。典出《韩非子 说林上》中“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讨伐孤竹国后,返回时迷路了,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找到了正确的路。
14、对于诗中作者情感的解读,历来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此诗慷慨激昂,洋溢着自强不息的豪迈;也有人认为此诗情感低沉,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15-18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nǎnɡ):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qiān):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5、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句中的“负”跟“然负此自放”中的“负”意思一样。
B. “当余之从师也”和“故虽有强记之力”两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
C. “以”有“认为”“凭借”“因为”“把”等义项,“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
D. “足敌军羸卒数万”中“卒”是“终于”的意思。
16、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7、乙文中说,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请问这“二物”是什么?(2 分)
18、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不同?秦观的学习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5分)
(四)名著阅读(8 分)
19、你和小语参加《艾青诗选》封面设计活动,你觉得《艾青诗选》封面的背景图案应该有艾青诗歌中的重要意象——①_______与太阳。主色调由淡淡的土黄色与灰蓝色构成,因为艾青的诗歌具有②_________的风格。
小语:我觉得,如果重新出版《艾青诗选》,我们可以参考《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也用一个吹号者形象,因为:③ ________。(1 1 3,共5分)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结合《水浒传》中具体情节,想想描写的是谁?说说他主要的性格特点。(3 分)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 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三、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小雅说:“我只希望能够吃够喝,安逸一生。”
小文说:“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我要考西工大,做个脚踏实地的航空科研人员。”
小丽说:“我家里条件不好,我只能自强不息,为家人幸福生活而奋斗!”
什么样的追求才是年轻人的应然状态?请你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追求,让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发。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