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期末考试试卷2024初三(娄底2024四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娄底市期末考试试卷2024初三(娄底2024四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8 23:57:49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四望梅川河公众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18 分)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妖娆(ráo) 天骄(jiǎo) 冠勉 断章取义
B. 渺(miǎo)茫 荼(chá) 毒 眶骗 前仆后继
C. 绰(zhuó) 号 停滞(zhì) 广袤 自惭形晦
D. 箴(zhēn)言 亵渎(dú) 旁骛 矫揉造作
2. 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30年成就展 ”独具匠心 。各类展品以不同形式展出 ,空间站组合体 1 ∶4 的模型“飞 ”在头顶 ,核心舱 1 ∶ 1 的模型可 步入参观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观众拍手称快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 纪念北京建 都 870 周年展 ”剧场式的沉浸空间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6 米长的数字沙盘将气势磅礴的中轴线历史建筑群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A. 独具匠心 B. 拍手称快 C. 身临其境 D. 气势磅礴
3、下面是某单位下发的流感防控要求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①流感高发期做好个人防护的第一步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切实遵循“ 勤洗手 , 勤 通风 ,不聚集 ,不扎堆 ”的原则。

②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是巩固防流感成果的重要前提。

③其次提倡市民优先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 ,外出活动时切记佩戴口罩 。

④当然 ,各单位、各小区要做好电梯间、走廊、资料室、会议室和公 共区域的消杀消毒工作。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文化兴则国家兴, 文化强则国家强 。近年来, 国内影视作品百花齐放 ,以文化筑基,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下面是一段影评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如古代历史建筑、现代地标建筑、 东方服饰等等 。

②电影作为直接的视觉载体 ,传播 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③电影除了能透过人们的双眸去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回顾 历史 ,增强民族意识。

④还能间接性地有助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⑤观影者能在电 影中体会到归属感 ,就在于电影唤醒了其民族意识、家国情怀。

A . ②①④③⑤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②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③
5、几位同学在讨论文学文化常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同学一说:“春节是中国最盛大 、最热闹 、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中元节。”

B. 同学二说:“除天干地支纪年之外,中国古代纪年方式有年号纪年、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等 。如‘十年春 ’(《曹刿论战》)、‘二世元年 ’(《陈涉世家》)等 ,就是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方式。”

C. 同学三说:“《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战国中期孟子 及其弟子万章 、公孙丑等著 。与《大学》《论语》《尚书》同为儒家四书。”

D. 同学四说:“《渔家傲 ·秋思》是范仲淹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气象开阔 ,影响巨 大 ,开苏 、辛豪放词之先河 。作者范仲淹与苏轼一样 ,也属于‘唐宋八大家 ’之列。”

6、古诗文默写(共 4 分 ,每空 1 分)
( 1 )《行路难》(其一 )中 ,表达作者对理想执着追求 ,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

(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7、 综合性学习( 4分)
相识犹如昨天 , 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 ,我们相聚在这个校园 ,这个班级,一起洒下过无数的汗水,共同收获过无尽的欢乐。在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九年级( 一 ) 班准备开展“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 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为活动做准备。

( 1 )有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今朝离别 ,难忘如歌岁月”,现征集下联 ,请结合 情境 ,拟写下联: 。( 2分)

( 2 )为撰写班史 ,班级文字撰写组记者拟定了采访提纲 ,请你根据采访目的 ,在横线处补 充两个采访问题。( 2分)

时间、地点 :12 月 14 日下午放学后 ,教室
采访对象 : 已预约愿意接受采访的五位同学
采访目的 : 为班史“教师风采 ”栏目搜集资料
采访问题 :①请问三年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是哪位;

②这位老师最让你触动的话语是什么?

二、阅读与理解(共 46 分)
( 一 )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8-9题。
野老歌① 唐 ·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②。
岁暮锄犁傍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③ , 船中养犬长食肉。
【注释】 ①《野老歌》;又名《山农词》,野老即匿居深山之老农 。②官仓:指各地官 员税收 ,此指贪官 。③西江: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 ,是商业繁盛的地方 。唐时属江南西道, 故称西江 。斛:量器;是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 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8、下列对这首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在这首诗里,诗人截取了一家典型而又普通的农户,集中笔墨描述了他一家苦难的生活。
B.“耕种山田三四亩 ”一句中 ,“山田 ”是指山地里的田 ,其言外之意是土地贫瘠 ,产量低 ,农民收入微薄。
C.“ 呼儿登山收橡实 ”,极其富有生活气息 ,它令人想象到老农一家老小倾巢出动 ,在农忙之后的闲时里 ,攀山越岭遍野里寻找“橡实 ”的情景。
D. 这首诗的末尾两句对诗人内心不满进行了直接抒写 ,不动声色地对当时社会不平等现 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9、根据诗句所用的对比手法及表现的情感 ,填写下面的表格 。( 4 分)

对比的运用

表达的感情

颔联:劳动人民辛苦劳作 ,其劳动成果入官仓 , 自己却生活贫困

尾联:②

对统治者奢侈生活的鞭挞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华歆传
(华)歆少以高行显名 。汉室方乱 ,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 。自武关出 ,道遇一丈夫独行 ,愿得与俱 , 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 。今已在危险之中 ,祸福患害 ,义犹一也无故受人 ,不知其义 。既受之 ,若有进退 ,可中弃乎?”众不忍 ,卒与俱行 。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 已与俱矣,弃之不义。”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 … … 孙策略①有扬州 ,盛兵徇豫章② , 一郡大恐 ,官属请出郊迎 ,歆曰:“无然。”策稍进 ,复白③ 发兵 ,又不听。及策至 ,一府皆造阁,请出避之 ,乃笑曰:“今将自来 ,何遽避之?”有顷, 门下④ 白曰:“孙将军至请见。”乃前与歆共坐 ,谈议良久 ,夜乃别去 。义士闻之 , 皆长叹息而心 自服也。策遂亲执子弟之礼 ,礼为上宾。(《 三 国志 ·魏书 ·华歆传》)
【注】①略:夺取 ,攻取。②豫章:地名。③白:告诉 ④门下:随从 ,侍从

10、下列对文中字词的理解与推断 ,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许 ”在古汉语中的意义一般有“程度或接近某个数 ”“处所 ”“称赞 ”“应允或答应” 等 ,“皆哀欲许之” 中的“许 ”应为“答应 ”之意。
B. “卒与俱行 ” 中的“卒 ”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缝好了线的衣服 ,本义指完成 、终结, 又引申为死亡 ,或表示终于之意 。此句中是“死亡 ”之意。
C. “之 ”字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一个虚词 ,其用法较多 。“既受之 ”“何遽避之 ”两句中 的“之 ”都是代词。
D. “郡 ”是古代行政区域。秦代以前比县小 , 自秦代起比县大,等同于“省 ”下的“市 ”;汉代起 ,郡是州的下级行政单位 。郡的行政长官称“太守 ”“尹 ”“相 ”等。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

B. 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
C. 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

D. 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大意 。( 3 分)
策遂亲执子弟之礼 ,礼为上宾。
13、阅读本文 ,说说你对华歆的为人有怎样的认识?( 4 分)

( 二 )非文学性作品阅读 。(共 6 分)
材料一
家里不买书, 附近不卖书,学校发的都是教科书。在乡村, 私有阅读空间的建设几无可能, 拓建公共阅读空间成了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核心举措。
——《孩子 ,你为什么不读书 》(《(南方周末》)
2018 年《乡村儿童阅读报告》显示 , 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课外阅读资源整体匮乏, 高达 74%的受访乡村儿童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 10本
乡村学校的书一般有两个来源: 一是学校招标 ,低价中标,这导致高品质、不降价的好书很难被选择; 二是源于捐赠, 捐赠者不加挑选 , 多多益善。
“ 当乡村孩子有了和城市孩子同样多的阅读资源和阅读条件, 以及得到阅读的帮助时 , 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其实就站在同一个起点上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推进乡村阅读工作的原因。”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如是说。
——《中国儿童阅读现状》(《南方周末》)

今年, 该项目落地贵州织金县、水城区 10所村级小学,计划为每所小学设立一个励志书屋 。之后 ,励志助学中心将组织专家开展长期、 系统的阅读交流活动 , 用高品质阅读陪伴乡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助力乡村振兴。
——《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贵州乡村阅读计划 ”启动》 (网易贵州)
材料二
从 2013 年开始 ,总店设在江苏南京的先锋书店,把分店开进了乡村, 在实体书店大盘震荡的背景下, 不仅成功自救, 还为不断空心化的乡村带去了人气和生机。
陈家铺平民书局位于浙江松阳陈家铺古村, 由一座乡村会堂建筑改造而成。平民书局第一批选书包含中外文学、名家诗歌、旅行休闲及摄影建筑等类别的艺术图书, 共计2 万多册; 同时还搜集了有关松阳历史变迁民俗文化及文艺创作的图书, 配置了关于乡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保护方面的图书, 设置了松阳文化专区。
水田书店位于福建屏南厦地古村落北侧, 被一片水田环绕 。建筑的前身是一座荒废巳久的民居 ,残存的老墙围绕着混凝土和钢结构建造的新建筑 ,形成当代与传统的对话。
古色古香的碧山书局已经成为皖南热门景点; 浙江桐庐戴家山村畲族民居里的云夕图书馆 ,也成为当地村民和游客的公共生活纽带, 带动了畲乡文创和民宿产业的发展。
“ 书店可以给村民一个阅读场所和公共空间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尤其是孩子, 有这样的阅读空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 ,通过外来眼光的审视 ,村民对自身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先锋乡村书店计划执行人张瑞峰说。
——《先锋书店:把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文化报》)
“没想到一家小书店真的能够改变一个村子的命运, 能够对乡村传统村落的复兴有那么大的推动力。”建筑师张雷说。
建筑师黄居正认为, 先锋书店来到农村, 作为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或许可以代替原来的祠堂, 规训乡民、重塑乡村 。“我们常说, 空间可以组织人的行为方式 ,但我认为, 空间所形成的‘氛围 ’也可以塑造人, 这就回到乡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 育人。”
——《先锋书店 24年:书店入驻乡村,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社区共同体》(澎湃新闻)
材料三
“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国家领导人)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 , 留得住青山绿水 ,记得住乡愁。”(国家领导人)
14、第一小组分享了以上材料的理解,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2 分)
A. 由朱永新的话可知, 如果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有同样的阅读资源和条件,他们其实是可以站在同一个起点上的。
B. 促进乡村文创和民宿产业的发展是实施先锋乡村书店计划的初衷。
C. 黄居正认为书店进乡村,为村民提供新的公共空间也许可以规训乡民、重塑乡村。
D. 先锋乡村书店的一系列举措,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符合农村实际,能助力乡村振兴。

15、第二小组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同学甲:在乡村, 私有阅读空间的建设是不可能的, 拓建公共用读空间成了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举措。
B. 同学乙:材料一第②段画线句中的“高达 ”“不足 ”删去,不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
C. 同学丙:从建筑师张雷的话可知, 只要先锋乡村书店进村了, 就真的能够改变一个村子的命运。
D. 同学丁: 国家领导人说,乡村文化有了高度自信和繁荣发展, 就可能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
16、村主任想让先锋书店入驻桑植县洪家关乡南岔村, 遭到了村民们拒绝 。村民们认为一个书店入驻没有意义, 也改变不了什么。阅读材料后, 第三小组的同学决定结合村子具体情况, 运用文本所给的信息,帮助村主任劝说村民们同意先锋书店入驻 。(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 体)( 2分)
各位乡亲: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7-19题。
和父亲一起走夜路 潘伟

①我八岁那年 ,有一天在外婆家 ,吃了晚饭以后 , 因外婆家来的客人多 ,住不下 , 父亲决定带我回家。
②从外婆家出来 ,天色已暗下来 ,天空中有了星星 ,微微的北风刮着 。初秋的天气, 晚上有些寒冷 ,我将父亲的外套穿在身上 ,走在前面 , 父亲穿件衬衣 ,跟在我的后面。
③外婆家到我们家有十多里路 , 中间要经过一片土丘 , 那里不但有茂盛的树林 ,还有坟 。想到平时听人们讲的那些鬼故事 ,我顿时毛骨悚然 。走出外婆家所在的村子 ,我立即走到父亲身旁 , 紧紧地牵住了父亲的手。“爸爸 ,我怕!”我说。
④父亲站住了 ,犹豫了一会儿 ,说:“我们绕开那个地方!”
⑤我知道父亲是要从另一条路走 , 那条路不但荆棘丛生 ,非常难走 ,还要多走好几里地。年幼的我如果从那儿走真的吃力 。“爸爸 ,如果从那儿走你要背我!”我和父亲讲条件。“你这么大了我哪儿背得动!”父亲不肯。“就从这里走吧!”父亲坚持着,拉着我向前走去。“呼哧!” 当我们走近一个小土丘时 , 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狼来 。本来就提心 吊胆的我吓得胆战心惊 ,慌忙抱住了父亲的大腿。
⑥父亲一把抱起我就逃 , 那狼随后就追 。“爸爸—— ”我吓得大叫。
⑦父亲不吱声 ,边跑边往后看 。“我实在跑不动了!”父亲没跑几步 ,一屁股坐在地上, 我坐在父亲的怀里 ,父亲伸出一只胳膊搂住我。
⑧奇怪的是 ,我们坐下了 ,那狼也站住了 。黑夜里 ,那狼的眼睛闪着绿光 。“儿子 ,我 实在跑不动了!”父亲喘着粗气说。
⑨我顿时有种天塌地陷的恐惧感 ,父亲的形象在我心里一落千丈!“爸爸 ,狼如果敢过来吃我们 ,就和它拼!”我急得哭了起来。
⑩奇怪的是 , 父亲和我坐在地上 , 那狼站在那儿也不上前 ,和我们对峙着 。过了好一 会儿 ,狼夹着尾巴走了 。“我们也该走了!”那狼消失在夜色里很久了 , 父亲才站起来说。
⑪父亲拉着我要上另一条道路 ,也就是那条荆棘丛生的路 。“那条路好难走啊!”我不满地说。“走那条路没有土丘没有树林没有狼啊!”父亲说。“有狼怕什么?刚才那条狼不也没敢把我们如何吗?”我突然变得胆大起来 。这时在我的心目中 ,狼是怕人的 ,是不敢吃人的 。“那好吧!”父亲说。于是 ,我大胆地走在前面 , 父亲尾随在我身后。
⑫到了家 ,我惊魂未定地扑在母亲的怀里大哭 。“父亲是胆小鬼!”我哭着说 。父亲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我。“你爸爸胆很大呀!你爸爸经常一个人走夜路到城里信用社上班 ,有一次他一个人走夜路还打死过一只狼哩!”母亲听了我的诉说后,向我讲了父亲打狼的故事。
⑬有一年冬天 , 父亲吃了午饭后挎上包 ,手拿一根木棒出发了 。那时没有公共汽车 , 没有自行车 ,从家里到城里上班几十公里的路全靠步行 。当父亲走到离城还有十几里时 , 天已黑了 , 突然从路边地里窜出一条狼 , 向父亲扑来 。父亲毫不畏惧 , 向旁边一闪 ,躲开 狼以后 ,抡起手里的木棒向狼狠狠地打去 ,一棒打在狼的头上 , 那狼当场倒地 ,然后父亲又连击数棒 ,将狼打死以后 ,把狼的尸体扛在肩上 ,走到了单位 。同事们都夸父亲勇敢 , 是个打狼英雄!
⑭此后我的胆子变大了 ,夜里一个人敢走路了 。再长大一些后 ,我终于明白了父亲那 晚的用意 。(选文有删改)

17、梳理文章情节 ,填写内容。( 6 分)

事件

中途遇狼

恶狼离开

安全到家

“我 ”的心理或表现

恐惧害怕 ,逐渐胆大

父亲的心理或表现

一把抱起“我 ”就逃

微笑看着“我 ”

18、文中加点的词语 ,哪一个最有感染力?请简要分析 。( 4 分)

父亲毫不畏惧 , 向旁边一 闪 ,躲开狼以后 ,抡起手里的木棒向狼狠狠地打去 ,一棒打在狼的头上 ,那狼当场倒地 ,然后父亲又连击数棒 ,将狼打死以后 ,把狼的尸体扛在肩上, 走到了单位。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 。( 4 分)

(四)名著阅读(共 8 分)
20、请将序号处的人物名字填写完整 。(共 4 分)
(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① 历经磨难 ,在失明 、瘫痪的情况下 ,坚持践行生命誓言。
( 2 )《海底两万里》: ② 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战争,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 3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王牧师(董健吾)与党组织联系后,在保卫局局长 ③ 的 陪同下 ,经洛川进入红区。
( 4 )《西游记》 :④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 ,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 ,成为唐僧的三 徒弟。
21、请结合书本内容,请同学们自主选择四部作品中任意①至④号人物,并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该人物的精神品质。(共 4 分)

三、表达与写作(共 56 分)
22、探索太空吧!神十七乘组入驻空间站,航天员都在空间站里忙什么?学习在轨工作经验、 用太空跑台锻炼、沉浸式“干饭 ”… …
九(1 )班准备举办“探究太空 ”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12 月 21 日下午 1 点-2 点
活动地点:九( 1 )班教室
活动内容:航天知识答题活动 ,航天员空间站生活讲述。
根据以上信息 ,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 ,写一则邀请函 ,邀请航天员汤洪波参加活动, 正文字数 100 字左右。邀请函格式要清楚( 6 分)

23、写作( 50 分)
生活中 ,与父母、 同学、朋友相处 ,甚至与自己相处 ,都难免会产生矛盾 。很多同学常常被这些矛盾所困扰 ,不知道如何解决 。你是怎样化解了与他人或者与自己的矛盾呢?
请把你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 ,让这些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诗歌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 ,不能抄袭 ,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D (A选项jiāo 冠冕 B选项tú 诓骗 C选项chuò 自惭形秽 )
2B
3B
4C
5B (A.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选项“一直到正月十五中元节”的表述不正确; C.《尚书)是五经,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选项“与《大学》《论语》《尚书》同为儒家四书”的表述不正确;D.韩愈、柳宗元和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唐宋八大家”,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选项“也属于‘唐宋八大家’之列”的表述不正确。)
6、(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1) 示例:他日相逢 再诉似海深情。/ 明日再见 细数花样年华。
(2)③这位老师最让你感动的事是什么?
④这位老师曾经做过那件(些)事,对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C (C.有误。“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意思是: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为了生存,老农不得不“呼儿登山”采摘橡树籽儿充饥度命。)
9、①劳动人民被剥削的痛苦,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②.奢靡富裕的大贾,用肉来喂养犬,而农民却食不果腹。(颔联“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意思是: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官家的征税多得要命,那差役隔三差五地跑来征税,最后老农家里连自己吃的口粮全没了。老农很痛心哪,他一年辛苦劳作得来的粮食,有的被官家拿去倒入了库仓,甚至有的被白白浪费“化为土”。这种剥削和浪费的行为,和劳动人民的辛苦贫穷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这两句实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的痛苦,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尾联“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意思是:从长江西面来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作者运用叙述的手法,没有发表议论,但把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摆在了面前,一幅是食不果腹的老农,另一幅是奢靡富裕的大贾喂养的肉犬,更为让人深思的,老农的生活还不如喂养的一条犬,可谓悲凉之极,令人感愤不已。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表达了对统治者奢侈生活的鞭挞,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0B (B.“卒与俱行”的意思是:最终和老人家同行。这里的“卒”的意思是最终,因此理解为“死亡”之意是错误的。)
11A ( “乃”是连词,在句子中充当状语成分,状语和主语之间应断开,因此“乃”后面应断开;“与郑泰等六七人”在这里做主语,“避世”在这里充当谓语成分,主谓之间通常要断开,因此“避世”的前面要断开;“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的意思是:于是华歆与郑秦等六七人外出避难。故断句为: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
12、孙策于是亲自施行子弟之礼,礼待华歆作为上宾。(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遂:于是。亲执:亲自施行。礼:礼待。为:作为。“礼为上宾”是省略句,完整的句子是:礼(歆)为上宾。)
13、德行高尚;言行一致;见识过人;沉着勇敢;有名士风范。
参考译文
华歆年少的时候凭借高尚的品行而声名显赫。汉朝刚大乱,于是华歆与郑秦等六七人外出避难,走出武关。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家独自行走,老人家希望能和他们一起走,众人都为其感到难过,想要答应他。华歆一个人说:“不可以。如今我们已经处于危险之中,无论是祸福患害,义都是最重要的。无缘无故接受他人,不知道他的义如何。现在接受了他,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难道可以中途抛弃他吗?”众人还是于心不忍,最终和老人家同行。后来这老人中途坠入井中,大家都想抛弃他。华歆说:“我们已是一起进退的了,抛弃他是不符合道义的。”于是大家一起把老人救出,后来安全了才分别。众人于是称赞华歆的仁德。……孙策攻占了江东扬州,大举进兵豫章郡,一位郡守非常恐慌,有官员叮嘱请求华歆去到郊外迎接孙策,华歆说:“不要这样。等到孙策快要到了,有人再次告诉他要出兵迎战,华歆又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等到孙策到了,整个府上的人都去到楼上,请求出去躲避,华歆才笑着说:“现在他就要进来了,有能去到哪里躲避呢?”一会儿,华歆告诉随从说:“孙将军到了,就请他来相见。”于是孙策前往和华歆共坐一桌,谈论了好久,深夜才分别离开。忠义之士听说了这事,都深深感叹并且打心底里佩服华歆。孙策于是亲自施行子弟之礼,礼待华歆作为上宾。
14D
15D
16、示范:你们好!听说先锋书店想入驻我们村,这是个好机会!先锋书店一般由闲置场所改建而成,不会破坏村庄原有风格。书店可以给我村留守儿童提供丰富的图书和良好的阅读场所, 使孩子们获得文化的熏陶, 也可以给村民提供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我村风景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书店入驻可能会促进我村旅游业的发展。浙江松阳陈家铺平民书局、福建屏南厦地古村落水田书店、皖南碧山书局等,用文化特色吸引了很多游客,给村子带去了很大的发展。村子发展了,大家也会有文化自信。所以, 恳请乡亲们同意先锋书店人驻我村。
17、①胆战心惊,抱住爸爸大腿 ②父亲尾随“我”走 ③惊魂未定,哭诉(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18、 “一棒打”最有感染力,充分地将父亲在夜晚面对恶狼时的勇敢、沉着冷静及力量感刻画了出来,为“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父亲那晚的用意埋下伏笔。
19、①父亲是一个勇敢的人,他的勇敢体现在坚持带“我”走有一片土丘、树林和狼的那条路;②父亲是一个智慧的人,他的智慧体现在明明胆子很大,却在遇到狼后显得很慌张,实际是想锻炼“我”,让“我”减少对他的依赖,从而激发起“我”的勇气。
20、①保尔 ②尼摩船长 ③邓发 ④沙僧
21、示例:选①保尔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为理想而献身,保尔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他总是革命始终放在第一位。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保尔曾经四次受伤,生命垂危,但他并没有放奔自己的生命,积极治疗并疗养,再次重新回到革命事业当中,最后因为失明,他开始文学创作。
(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等结合书本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22、邀请函
敬爱的汤洪波先生:
您好!我们九(1) 班决定于12月21日下午1点——2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探究太空”主题活动。我代表班委会真挚的邀请您莅临指导。活动中,我们还安排了航天员空间站生活讲述这一环节,请您知晓。热诚期待您的到来!
九(1)班班委会
12月18日
23、参考例文略

附相关作文及例文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正如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写的:“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人间烟火里,藏着人情味,藏着真善美,藏着……
请以《藏在人间烟火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

藏在人间烟火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热腾腾的烟火气里,在一道道美食里,在杯盘碰撞和欢言笑语的交织声里,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滋养、家的温暖、文化的力量……
一缕阳光,照亮了你前进的方向;家是一个港湾,等待着你回来停靠;家更是你人生中的依靠,酸甜苦辣,充满幸福的人间烟火气。
一碗白米饭,几盘小菜,就能使你放下手中的事情,坐在桌边,与家人一起津津乐道。也许饭菜并没有餐厅酒店的那般美味精致;也许碗筷也没有饭馆旅店的那样精致光滑,但是当你用起那无比熟悉的餐具,吃起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普通食物,你会感觉到一种特殊的温暖。这种温暖润泽了你的心灵,洗净了你身上一天的尘土,仿佛还有阵阵清风吹在了你的心间,令你痴迷。
家里的瓜籽,是一种令人留恋的小食。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母亲这时便会拿出一袋瓜籽,紧接着便是那“咔嚓、咔嚓”熟悉的声音,从那灰黑的外壳中露出来的是饱满而金黄的果仁。父母亲总是嗑,但他们嗑出来的瓜籽仁都要一颗不剩地塞在了我的手中,吃着香气四溢的瓜籽仁,我的心也暖了。
就连家中的争吵,也会有再熟悉不过的味道。母亲与父亲争执的是父亲不太主动做家务,母亲与我争执的是我缺乏主动性,而我与妹妹争执的往往是学习上的问题。在争吵之后,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两人不说话,但不久还是免不了有个人主动要求和好,另一个人也早想和好,两人便又重归于好了!
家的味道是自己最熟悉的味道。就像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各有各的一种滋味,但在这浓郁的充满着人间烟火的气息中,包含着家中每个人的爱,让这个家庭充满着的,是幸福的味道!是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味道!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