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多地公布了高考成绩,高考查分情况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今年的高考生也将迎接决定他们未来的重要时刻。
在分数出现的那一刻起,必定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者,多以屏蔽生为主,此类人群也是全国头部院校奋力争夺的目标;其次则是清北准入生,凭借极高的分数,轻松跨过了清北的门槛,所要面临的难题,可能就是要从顶级院校中的各大专业里选一个自己心仪的专业了;然后就是C9人群,即稳入除清北热门专业外所有C9院校专业的群体;再次就是985与211群体,这类人群中,分数高点的能进入除C9之外的985热门专业,分数低点的能进入211的普通专业。最后,就是进入到心仪院校的人群,这类群体的分数或许去不了清北复交,甚至去不了985的其他院校,但却能上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院校,比如在某些专业领域属于全国拔尖的院校。当然,还有一类人,就是高考分数比以往考试分数都要高很多,进步巨大的群体。
至于忧愁者,当然是以高考失利者为主,此类人群或许本以为自己的分数会很高,但却在分数公布的那天得到一个大跌眼镜的结果。还有一类人则是在考完的那一刻就预料到分数可能不会高,但依旧满载希望,希望改卷老师改松一点,然后让自己得到一个充满惊喜的结果。只可惜事与愿违,最终分数还是偏向了所预料的现实。
欢喜者与忧愁者在考生群体中是多于心情平静者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首先,是因为考生是人,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情绪波动。其次,在考生群体中一直都存在着这么一个群体,而且这个群体的人数占比还不小。这个群体便是“考后估分者”。
相信只要是上过学、考过试的人,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每次一考完试,就总会出现几个学生,甚至是一群学生聚在一起讨论答案,然后估算自己的分数。有意思的是,在这群学生中,不仅有学习成绩好的,还有学习成绩差的。
这类人无论自身实力如何,都会参与到答案讨论与估分当中。在这个群体中,也确实有很多人很在意分数,想要求知他人的想法,看看是否与自己的有出入,以求心安。也有的人纯粹是好奇心作祟,碰到一些刁钻的、有趣的或有争议的题目,想要跟他人探讨,了解一下别人的看法,看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题目的问题。还有一些人就单纯是“凑热闹”的了,本就对分数并不在意,甚至压根就不爱学习。但看到自己的朋友在跟别人讨论,便也“不想落单”。其实“讨论答案”也算是无可厚非的举动,毕竟考完试,题目还在脑中挥之不去,总得想办法将其消解掉,否则将会影响到自己接下来的活动。与人讨论也算是个有效方法。
但考完试后还给自己估分的,就纯属逆天了。即便是天才级别的选手或达到控分级别的学霸,考后估分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把考试分数估算出来,既不会让你这次考试分数得到提高,也不会让你下次考试分数得到提高。而且,不说百分百,但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可能准确估算出自己最终的分数(除了我前面提及的天才级别的选手或达到控分级别的学霸)退一万步讲,即使最终的考试分数和你估算的分数一模一样,能又怎样呢?你是能赢钱吗?(当然,不排除真有拿自己的分数跟别人赌的人)
所以说,与其花时间考后估分,还不如拿这时间把试题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再做一遍,看看在没有时间限制下,自己能答到什么地步,看看自己到底掌握住了多少知识点,看看自己是否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看看那些自己没做出的题目到底是受自己知识水平所限,还是时间不足所限,如果是因为时间不足导致做不出,那就思考一下到底是不是自己心态上的问题或时间分配上的问题。如果是心态问题,那就想一下如何调整好心态;如果是时间分配问题,那就思考一下下次应不应该更改一下分配方案。
辣评:想要考后估分成功,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交白卷,这样最终的分数和自己估算的分数绝对是一样的。
在此,也祝各位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