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关于高考试题难度的热点却一直没能下去。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学生大多数都在家中上网课了,高考之前很多人猜测今年的题目应该会简单一些,但当考生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却傻了眼。
第一场考试是语文,很多考生在看到作文时都犯了难,称根本无从下手,甚至有很多都没有来得及写完作文。
2022高考数学结束后,考生崩溃大哭“语文难,数学就会简单一点吧”,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抱着这个侥幸心理。但是当数学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出来的第一瞬间就是抱着自己的家长大哭。而关于高考数学难度的话题也直接冲上了热搜。
很多考生表示,我许愿让韦神附体,但不是让韦神附到卷子上啊。甚至有位来自清华数学系,有12年教学经验的数学老师在做了一遍这套试题后,表示他用了两个小时15分钟。这让众多考生的家长更加不淡定了。
本来看着孩子走出考场后大哭的样子,家长就心疼得不得了,现在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出来做证这份试题的确很难。家长们就觉得这样难度的试题是不是设计得太不合理了。学生们本来就一直在上网课,网课的效率肯定没有在课堂上听讲的效率高。不仅不降低难度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增加难度呢?
这应该是大部分考生和家长的心声。尤其是那些想要靠着高考改变命运的学生,他们本就受到的教育相对较差,如此难的试卷无情湮灭了他们想要走出去的希望之火。
教育部对2022高考数学难度做出回应连续几天下不去的热搜,再加上来自众多考生和家长的舆论压力,教育部门不得不出面对此事做出回应。教育部门称,此次试题主要是对学科基本理念、基本原理的考查,以及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灵活和综合运用,以此来更好的选拔全方位的人才。
其实,教育部门的解释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国应试教育的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套用公式,无法灵活地进行运用。但是实际上,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出题方向或许会改变,学生应该做好准备此外,从教育部给出的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难猜出,以后的高考的出题应该也是这个方向。所以以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要注意了,死记硬背公式已经没有用了,重点是要掌握这些看起来枯燥的公式,将他们灵活运用起来。虽然是为高考做准备,但其实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而且国家需要的这正是这种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只能局限于那些公式定理等等的学生。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我们要懂得创新。
写在最后通过教育部门的回应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并不是高考的试题变难了,而是对学生的考查内容变了,已经不是单单考查课本上的知识了,而且更着重于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所以学生也应该做出改变,不要只局限于书本上那点知识。
今日话题:你觉得今年高考数学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