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2021年5月12日至14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命题骨干教师培训的高中历史学科专场成功举行,来自全市各区48位优秀教师齐聚一堂,通过专家讲座、独立命题、小组讨论、分享展示、名师点拨等活动,在“理论—实践”、“研讨—反思”的良性循环中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命题能力。
关注国家政策,强化理论引领
5月11日,北京市考试院原副院长臧铁军教授开展了《考试改革对命题的基本要求》专题讲座。臧教授以2020年历史学科的5道高考试题为例,详细阐述了“全面”“综合”“应用”“灵活”这四项命题的基本要求,指出不同境界的教学和命题,有不同的高度和格局。
5月13日,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历史室戴羽明主任进行专业讲座,解读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技术规范。
他从国家政策文件出发,强调评价本身也具备育人的功能。在考试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戴主任提出命题的主要原则:一是依据课程标准;二是以考查核心素养的程度为目的;三是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形成“知识—认知—素养”的考查维度。
他结合丰富的例题讲解命题技术规范,还深入到参训教师中,手把手地指导命题实践。讲座期间,戴主任关于“从标准答案到答案标准”“越是平淡的题越是好题”“水平2要求的题未必容易,水平4要求的题目未必是难题”“从历史学科的本质思考如何设计问题”等方面的解读,引领参训教师不断深思,获益匪浅。
借助工作坊形式,体会合作命题乐趣
培训的实践环节采用了工作坊的形式。为提高培训质量,这次活动特别邀请福田区中学历史教研员张红霞、龙岗区高中历史教研员赖书海、罗湖区中学历史教研员闫璟、南山区中学历史教研员吴凯分别担任4个小组的指导老师。他们与教师共同参与从拟定双向细目表到形成一套完整试题的创作过程。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们经历了“魔鬼式”的集训过程,对脑力、体力都是极大的挑战。按照“命题教师修订试题—小组开会评议—区教研员专业点评—命题教师再次修改”的工作路径,最终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一套完整的高素质试题,并在14日上午展示精选题目,分享参训感想。
宝安区高中历史教研员周朝阳老师从命题经验和研究的角度点评,提出历史命题要立足课程标准,向熟悉发问,关注考查能力。他还建议命题老师要具备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史料的价值。盐田区中学历史教研员侯清平老师指出,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命题的生命线,要体现命题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鼓励老师们不断学习与积累,同时他认为这是近年来所见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培训。
活动最后,深圳市高中历史教研员周晓楠老师以《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为题,从个人体验出发与全体参训老师分享命题的心得体会。他对老师们提出“广积粮、深挖洞”、“能换位、会提问”等要求,鼓励大家积极从“命题人”向“评题人”转变,以“评价的评价”来引领命题评价的实践。
文:王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