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10岁的小月跟妈妈大吵一架!甩门就进了书房。
记得一个月前,小月因为控制不了自己想要玩手机,耽误了写作业。每天的作业都要写的很晚。小月妈妈很着急找到我。
当时发现:因为妈妈总是不停地布置课外作业,超出小月的“承载”,小月的作业就开始有了“拖”的现象,用各种理由逃避写作业。
后来,小月妈用小月喜欢且能接受的方式,和小月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在去掉所有课外作业后。很快,小月的学校作业每次都能按时完成。这让小月妈很高兴,也很骄傲地对身边鸡飞狗跳的家长同事炫耀。
可是,没多久,小月妈有了新的要求——写完作业再玩。
小月立马就炸开了:你让我按时完成学校作业,我已经按时完成了,为什么一定要先写完作业再玩?
小月妈苦口婆心地说:
你看,虽然你的作业确实是按时完成了,但是错的很多。说明你把时间压缩的很紧,你每次都说30分钟就完成了所有作业,但是作业质量不高。
小月听完就不乐意了:“你总是有不同的要求,我完成一个你的要求,你就又来一个要求!我讨厌你!”说完就把自己锁进了书房。
小月妈很难过,问我:我这样做,错了吗?
因为把时间逼到最后,会影响作业质量。可是实际检查作业时,一套数学试卷4页纸,只错了一题,虽说是粗心导致。但即使是先写作业就一定能是满分吗?
“影响学习质量”,有没有"实地考察过"?还是小月妈自己认为的?
小月妈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小月她的内心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1、先建立信任关系:
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当孩子愿意与你沟通,才能听提得进。如果只是一味的指责,即可是大人也很难平静地沟通。
2、培养内驱力:
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不易,可以问问孩子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想要成为这样的人,需要有哪些品质,比如学习上。
父母多提问,让孩子说。而不是告诉孩子:你长大了想当***,你看你的学习当得了吗?!
3、寻找孩子的背后需求:
为什么孩子要先玩后写作业?有没有合理管理时间?作业是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其实小月妈自己也说了:
(1) 学习计划,是她和孩子一起制订的——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而不是家长喜欢的方式;
(2) 孩子的学校作业能够按时完成,即使偶尔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也会在超时的10分钟内完成。——这些就是内驱力。
那么, 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和作业,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相比先写作业拖拖拉拉、质量低下,那么先写和后写毫无意义。
每个孩子不同,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1、 让孩子感受到“爱”,你是在支持孩子的,而不是掌控孩子。
2、 发现孩子的优秀品质:
比如小月妈说的,到时间虽然未写完,但是超时10分钟肯定能写完,可以夸赞孩子:执行力强、信守承诺等。——这是很多孩子都做不到的!
3、 问问孩子,把写作业的时间拖到最后写,是什么心情和感受?要不要再提前一点时间写?
4、 如果孩子同意了,提前了时间,只要有一点点改变,就用描述性鼓励,夸赞到具体行为,再有改变再夸奖——形成良性循环。
5、 家长摆正心态,建立良性循环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要有耐心。不要指望做一次两次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最后,内驱力是孩子的,只有孩子自己觉得“先写作业后玩”是她希望的,孩子才更愿意去做。而小月妈做给小月的感觉完全是“被安排”的。自然就不愿意执行了。
我是Amy玲 世界500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青少年成长导师,亲子沟通顾问,同时是一名10岁孩子的妈妈。有育儿故事想与我分享,欢迎约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