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老师讲卷子的作文(用作业本模仿老师写试卷)

模仿老师讲卷子的作文(用作业本模仿老师写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7 21:04:23

作者简介:刘明华,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编辑、《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副主编。热爱旅行,喜欢读书。怀一颗向善的素心,逶迤在梦想与现实里,用质朴诚挚的文字传递生活的爱与感动。2019年荣获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优秀会员奖”,散文作品被收入《川鲁散文精选》《胶东散文年选》(2020)《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烟台散文十年精选》等年度选本。

我笔写我口,我文抒我情

文|刘明华

据报道:在今年的上海中考中,某考生因作文被判“雷同”,语文成绩只得了81分(满分150,作文占60分)。其家长称,该作文“改写”自2018、201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作文评析》两篇高分真题例文,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经多次比对后认为,这是一篇“雷同作文”。

此事折射出中高考学生背作文、写雷同作文的一种风气,也反映了一些教师、校外辅导机构在作文教育中的急功近利。“套路”“仿写”之风严重偏离语文教学的初衷,亟须纠正。而在中高考作文写作中,“不得抄袭”是公认原则和明确要求。

上海中考的零分作文给我们拉响了“套路”作文、“仿写”作文的警钟。

我们必须要向“套路”作文、“仿写”作文说“不”!

在学生平日的作文练习中,有些学生表达母爱的主题事件就是下雨天送伞,生病送医院;写助人为乐的主题事件就是扶老人过马路;写到诚实就是老师给自己的试卷误打高分,自己主动承认错误等;而有些作文辅导机构,作文怎么开头,结尾怎样收尾,中间怎么叙事都有固定的程式。

“这文字里的表白与感兴是否确实是作者自己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这样发问。用叶老这个尺度衡量,模仿与否不辨自明。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上要求诚实。他说到:从写作素材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态度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由此可见作文的最好技巧就是要诚实。以我笔写我口,用我文抒我情。即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写作绝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掌握几点写作技巧就可以达到理想境界,而是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读书、写作。

日记不仅能记录最真实的写作素材,还能使人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遇见一朵花开,闻到一缕馨香,听到雨打窗棂,捡拾起一片落叶,这些遇见给了你怎样的遐思?小区里路遇一只流浪猫,公交车上陌生人给你倒出一小块地方,交通志愿者仔细护送你过马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否入你心田,掀起些许微澜……我们说过的话,走过的路,看过的书,遇到的人,是飘散在风中还是永远留存在你的日记里?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一首小诗《小褐斑》中写道:凡美妙的,都该有印痕,月光满轮也不例外。那么就让美妙的每一天留下印痕吧。长期坚持写日记来留存生活的小美好。在日记里事件清晰如在眼前,情感变得充盈美好。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细腻的人生感悟,就不难写出真实的打动人心的作文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多读好书,读经典著作,从阅读中,从感悟中,从优秀文章的引领示范中,从比较鉴别中,都可以积累写作能力。马尔克斯说过:“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要寂寞偿还。”反过来,作文中所有妙笔生花都是由无数的寂寞积累而来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得到灵感或借鉴,有了灵感,我们才能走出飘如陌上尘,天地一沙鸥的无奈,才能走进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的豁然开朗。但不应该模仿内容,毕竟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作来。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技巧的不二法门。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写完作品以后,总是要多看几遍,对自己的作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著名短篇小说《羊脂球》就改过很多遍,他回忆说自己用过的稿纸摞起来,几乎和他本人一般高。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作家的最大本领就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在作文中,同样的事件,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不一样,这就需要反复修改,力求让语言实现最大张力。修改打磨作文其实就是揣摩写作技巧的过程。一个学生一个学期起码要打磨五篇比较成熟的文章。反复修改,在修改中比较,在比较中提高,提升对细节的描绘,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修改多了,文章自然就会水到渠成,柳暗花明,了悟写作技巧,渐入写作佳境。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要写好一篇作文,还要求学生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用一颗温和纯良的心捕捉世间的美好。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说,真正的语文教育要渗透历史、哲学、伦理学等内容,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成长,感情变得丰富、厚实,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做个好人。

总之,作文势必要回归到本心。要诚实作文,以我笔写我口,用我文抒我情。成功没有捷径,千万别心存侥幸,妄想一口吃个胖子。“套路”作文、“仿写”不可取。唯有不断积累,踏实训练,方可百炼成钢,济渡沧海。

壹点号胶东散文

欢迎投稿,胶东散文投稿邮箱:jiaodongsanwen@sina.com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