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制度很严格,在进入考场之前,考生要通过安检,除了不准带通信设备进入考场之外,一切与考试无关的物品也会被扣下,考试结束之后再去领取。
除此之外,考生也不可以把一些物品带出考场,其中包括已经使用过的“草稿纸”。有些人感到不理解,草稿纸已经变成了废纸,可为什么不让考生带走?
用过的“高考草稿纸”变成废纸,为何还要回收?多数人不知道内情考生在参加高考时,不用自己准备草稿纸,而是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草稿纸的作用很大,比如可以在草稿纸上演算、拟提纲等等,考试结束后,草稿纸基本已经被写满了字,无法再次使用。
在考生的眼里,用过的草稿纸已经变成了废纸,没有太大的作用,可是监考老师却不允许学生把草稿纸带走,而是要上交,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不让学生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如果把草稿纸带了出去,考生会和别人对答案,这样做没有意义,只会让自己的压力增大,影响下一科的发挥。
另外,回收草稿纸也是为了保持考场的卫生。如果不让考生上交草稿纸,一些草稿纸会遗留在考场当中,导致考场的卫生变化,需要有专人进行打扫,给保洁人员增加的工作量。
而且高考考场是不允许随便进入的,保洁进入之后,还要有人对考场进行检查,这样一来,会再次浪费很多人力。而把草稿纸回收之后,就可以节省很多人力,不会有后顾之忧。
再次,也是为了发现作弊的学生。高考制度虽然很严格,但有些考生仍然费尽心思想要作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会破坏高考的公平性,为了杜绝学生的作弊行为,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草稿纸发现“雷同试卷”。
比如两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很相像,所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都一样,有作弊嫌疑,有关部门可以查看考生的草稿纸,如果考生的草稿纸上没有计算痕迹,就很有可能是作弊。
高考的公平性不容破坏,否则要为之付出代价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要维护高考公平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些试图在高考时作弊的考生,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比如2021年高考,考试开始后,一名学生在网上搜寻答案,被搜题软件的工作人员举报,最终这名考生被取消考试资格。该考生寒窗苦读十余载,最终却因为作弊而失去参加高考的资格,十分可惜。
还有些考生利用草稿纸作弊,比如把草稿纸撕下来一小块,写上答案后传给同学,这种作弊方式很低级,高考考场当中有监控,还有好几名监考老师,走廊里有流动监考,用草稿纸作弊逃不过监考老师的眼睛。
高考属于大型考试,高考时作弊的学生,轻则被取消考试成绩、考试资格,严重的话会被记入诚信档案,1-3年内不准再次参加高考。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放弃“走捷径”的想法,想要考出高分,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想考高分不能靠作弊,而是要靠真才实学有些考生心存侥幸,平时没有努力学习,高考时才知道着急,认为自己如果作弊成功的话,同样能够考出高分。这种思想不应该存在,高考的制度很严格,没有作弊的机会。
另外,就算能够抄到答案,也只是能抄到选择题、判断题,像数学大题、语文作文题等根本没有办法抄到,这类题型的分数占比很大,必须要靠真才实学才能够考出高分。
考生如果想在高考时考出好成绩,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付出100%的努力,在读高一时就应该打好基础,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
在读高三时,应该认真复习,把学过的知识都梳理一遍,发现难点和重点。高中三年很苦,学生要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只有这样做,才有望在高考时考出高分。
总之,之所以不让考生把草稿纸带走,一共有三个目的,第一个是避免学生对答案,第二个是保持考场卫生,第三个是为了发现雷同试卷。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规定,不要违规,否则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互动话题:对于不让考生把草稿纸带走这件事,您都有哪些想说的话?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内畅所欲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