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邹梦凡晋城一中2021届毕业生,就读于650班,班主任张宇飞,高考成绩629分,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跨过千百个日夜,奔向盛夏。6月24日凌晨4点,我关掉闹钟,躺在床上打开手机浏览器,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一张成绩单出现在我眼前——629分,没有预想的兴奋与激动,一切都再平常不过。我想起了一句话:“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从2018年8月24日到2021年6月8日,1019个日夜,点点滴滴,都是为了这盛夏作铺垫。初入一中:怀疑自我还记得刚入学时,我对高中学习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幻想。可很快,我就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中考成绩在人才济济的一中新生中并不算高,没能进入体验营提前学习高中课程,正式开课后,我与别人之间的差距体现了出来,我的落差感越来越大。我陷入了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每天上数学课,化学课状态很差,中午晚上回到寝室又想多学习一会以弥补课上漏掉的内容,于是上课更加瞌睡,每天晚上睡得更晚,这种恶性循环伴随了我1个月。直到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看到试卷上惨不忍睹的分数,我才决心结束这种错误的学习方式。每天上课集中精力听讲,放学回去好好休息,成绩才得以改善。加之初中时期不重视学习地理,我的地理常识接近于无,学习行星地球的时候,深感自己的无知,怀疑自己无法学好这门科目。但面对问题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慢慢变好,我开始用心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终于在第二次月考中,我的地理成绩有所提高,并在这一学期保持住。看似一次小小的胜利,却为我以后的文科学习打下了基础。文理分科前,我按照自己一贯的想法选择了理科,但在两次数学物理考试之后,我动摇了。我不是理化生很好的学生,我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地理。在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我回过头来认真分析,参考班主任晋强和许向静老师课上的建议,以及自己真正的想法,我决定学习文科,并且非常幸运地进入了650班,遇见了认真负责的老师,和一起进步的同学。
分科之后:重拾信心从9科变成6科,学习压力减轻了不少,积累了一学期的学习经验,并且在班主任张宇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在第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好成绩,我也因为20名的成绩而十分欣喜。可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焦虑。我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水平,还是因为幸运蒙对了题,我下次考试又会怎样呢?在这样的焦虑之下,我每天中午睡不着觉,闹钟响起后却又懊悔为什么自己不睡,状态越来越差,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函数,知识多且杂,整整1个月我都在焦虑中度过。果不其然,第二次月考我掉到了44名,我决心克服这种焦虑,取得进步。我主动去办公室找到张宇飞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与焦虑,他认真地帮我分析,给我提建议,帮助我对抗焦虑。首先,不要畏惧失眠,中午不睡觉可能并不会影响什么,心态差才会影响。其次,不要过分注重成绩,放宽心。最后,坚持学习,每取得一点点进步,就有了对抗焦虑的勇气。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宽容之下,我克服了焦虑,重拾信心投入学习。高二刚开学,为了让我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我爸爸在学校附近给我租了一间房,妈妈每天接送我,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在学校和出租房两点一线的日子里,我努力从容,不断成长。高二第一学期,我的成绩一直保持稳定,也比之前更加开朗,这段时间我十分快乐。紧接着,疫情来临,我们只能上网课学习。爸爸每天关心我的学习情况,大学放假在家的哥哥和我分享他的电脑,妈妈每天为我准备三餐,爷爷奶奶不会放大电视声音,这样的日子里我过的十分充实。即使在家,面对冰冷的电脑屏幕,五零人的心却永远在一起。张老师经常召开视频会议关心我们的状况,贾老师、窦老师每天发布打卡任务监督我们背诵,赵老师、王老师认真备课,聂老师甚至牺牲休息时间陪我们过数学题,有这样的老师,我们怎能放松。五月份去了学校,两周后迎来第一次返校后的考试,十分惊喜地,我考入了年级前十,这给了我巨大的勇气和信心,我坚信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并在后来的学习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有人说上了高三会很累,我却不觉得。张老师常说:“越自律越自由”,高一高二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650班优秀的学风,为高三提前做好了准备。自主时间增多以后,我开始主动多学习弱科,稳定优势科目,虽然也曾掉到70名,但我相信付出绝对会有收获。
高考来了:轻松应对转眼间到了五月份,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每天刷题,判卷,复盘,我始终积极面对。学校为我们开设了心理讲座,张老师提议我们准备减压小玩具,同学们下课后友好交流,每天都充实快乐。窗外有风景,笔下有前途;低头是题海,抬头是未来。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每一道题,做过的每一份试卷,都是在为我们的未来铺路。不必惊慌,不用紧张,积极准备,当你在夜晚孤军奋战时,漫天星光因你而闪烁。
6月7号早晨,我去往考场的路上,脑子里过着语文知识点,从容面对这第29次调研考试。平时经常吐槽学校安排的考试多,到考场上才真正理解老师所说的“周练当月考,月考当高考,高考当周练。”经历大大小小考试后,我已不觉得紧张,只像平时考试一样,发卷后开始答题。8号下午考完英语后,我没有像之前设想的那样,大声欢呼,庆祝高中生活结束,喜悦是有的,但依旧带着一分沉重,担心自己考砸。不过至少我拼过了,我不会后悔。想起高考前在纸条上写下的“去哪里都好,只要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是对过程的极致追求,去哪里都好则是对结果的坦然接受。盛夏来临:收获果实当我看到成绩单,我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当我拿到BNU的录取通知书,我收获了最好的礼物。2021年元旦凌晨,有位发小在我空间留言:“我希望你的成绩会照亮整个夏天,然后带着你的期许去见你从未见过的风景。”
我做到了,我也有了“那闭上眼睛就拥有了一切的盛夏”写在最后:温暖感动
我想感谢每天辛苦赚钱的爸爸,接送我上学风雨无阻的妈妈,经常打电话关心我的爷爷奶奶,能给予我指导的哥哥。
全家照
我和妈妈2019我想感谢650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感谢严肃又亲切的张宇飞老师,感谢认真负责的聂桂明老师,感谢温柔的窦艳丽老师,感谢经常分享人生道理的贾丽丽老师,感谢幽默风趣的赵丹老师,感谢永远能理解学生的王杜军老师,感谢每一位可爱的同学。
我想感谢具有人文情怀的一中,给予我们研学旅行,远足,合唱比赛,足球篮球比赛,校运会的机会,给我们参与社团的机会,让每一位一中学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元旦合唱
远足
研学旅行今天是2021年8月14日,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在征稿日期截止之前,敲下这些文字,记录我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也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